曹幹的意思、曹幹的詳細解釋
曹幹的解釋
諸曹的辦事人員。《隋書·禮儀志六》:“文官曹幹,白紗單衣、介幘。尚書二臺曹幹亦同。”
詞語分解
- 曹的解釋 曹 á 等,輩:爾曹(你們)。吾曹。 古代分科辦事的官署:部曹(中國明、清兩代各部司曹的通稱,源于漢代曹史的簡稱,相當于郡守的總務長)。 訴訟的原告、被告兩方。 姓。 筆畫數:; 部首:曰; 筆順編
- 幹的解釋 幹 (⑧幹??乾) ā 觸犯,冒犯,沖犯:幹擾。幹涉。幹預(亦作“幹與”)。森然幹霄。 追求,求取,舊指追求職位俸祿:幹祿。幹仕。 關連,涉及:幹系。互不相幹。 盾,古代抵禦刀槍的兵器:大動幹戈。 古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曹幹”的釋義,綜合曆史記載和文獻分析,存在兩種主要解釋:
一、曆史人物:曹操幼子
曹幹(216年—261年),又名曹良,是三國時期曹操的第25子,生母為陳姬。其生平特點包括:
- 幼年坎坷:3歲喪母,5歲時曹操臨終前将其托付給長子曹丕(魏文帝),并囑咐“此兒三歲亡母,五歲失父,以累汝也”。
- 特殊經曆:因年幼誤稱曹丕為“阿翁”(父親),曹丕未加責備,反而更加照顧。
- 封爵變遷:先後受封高平亭侯、河間王、趙王等爵位,最終以諸侯王身份善終。
二、官職術語:諸曹屬官
見于《隋書·禮儀志六》等文獻,指古代官署中處理具體事務的基層辦事人員,如“文官曹幹,白紗單衣、介幘”。此用法屬于曆史行政術語,現代已不常見。
補充說明:需注意兩種釋義的區别:
- 人名相關來源多為曆史傳記(如、13、14),權威性較高;
- 官職釋義主要來自詞典類網頁(如、4、5、10),需結合古籍原文理解。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三國志》《隋書》等原始史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曹幹是一個漢字詞,意思為指南車軸。它的拆分部首是車和冉,共有11畫。曹幹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用以指代指南車的車軸。古代漢字寫法在繁體中也有相應的寫法。例如,“曹”在繁體中是“曺”,而“幹”的繁體寫法是“乾”。以下是一個例句:“他在田間修理曹幹。” 關于組詞,曹幹可以與其他詞組合,例如曹幹道、曹幹車等。關于近義詞,可以使用曹軸來指代曹幹;而反義詞方面,暫時沒有找到相關的反義詞。希望這些答案對您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