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環礁的意思、環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環礁的解釋

[atoll] 環狀的礁石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環礁是海洋地貌中一種特殊的珊瑚礁類型,指呈環狀或馬蹄狀分布的珊瑚礁體,中間包圍着潟湖并與外海相通的自然景觀。其形成需經曆數千年地質演變:海底火山噴發形成基底,珊瑚蟲在淺海區域繁衍生息,隨着地殼沉降或海平面上升,珊瑚持續向上生長,最終形成環狀結構。

從形态學角度分析,完整環礁包含三大要素:

  1. 礁坪:露出或接近海面的環形珊瑚平台,寬度可達數百米至數公裡
  2. 潟湖:中央被礁體圍合的淺水海域,水深通常不超過100米
  3. 通道:礁坪斷裂形成的天然水道,連接潟湖與開闊海域

全球著名環礁如馬爾代夫首都馬累環礁(地理坐标4.1750°N,73.5089°E)和南太平洋的富納富提環礁(地理坐标8.5200°S,179.1950°E),均被收錄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産預備名錄。這類地貌具有重要科研價值,其碳酸鹽沉積序列保存着古氣候變遷記錄,相關研究可參考《海洋地質學前沿》期刊論文DOI:10.1038/s41561-021-00846-6。

地質學家查爾斯·達爾文在《珊瑚礁的結構與分布》專著中提出的沉降理論,至今仍是解釋環礁成因的基礎理論框架,該學說經美國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2023年海底鑽探數據驗證,證實環礁垂直發育厚度可達1500米以上。

網絡擴展解釋

環礁是海洋中由珊瑚礁構成的環形地質結構,其核心特征與形成機制如下:


一、基本定義

環礁是由珊瑚蟲骨骼堆積形成的環狀珊瑚礁,中間包圍着封閉或半封閉的潟湖(礁湖),但無中央島嶼。其直徑範圍從1公裡到130公裡不等,露出海面的高度通常為幾米,向海一側的斜坡陡峭,可達45°-90°。


二、形成過程

  1. 火山島演化:多數環礁起源于火山島周圍的裾礁。隨着火山島逐漸風化、下沉,珊瑚礁持續向上生長,最終火山島完全淹沒,僅留下環狀珊瑚礁和中央潟湖。
  2. 地質結構:環礁的基座為海底火山(玄武岩質),表面覆蓋厚達千米的造礁石灰岩層。

三、地理分布

主要分布于熱帶和亞熱帶海域的太平洋、印度洋,典型代表包括:


四、生态與功能

環礁内潟湖深度多為數米至百餘米,形成獨特的海洋生态系統:


如需更詳細的科學分類或具體案例,可參考海洋地質學文獻或權威百科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阿蘭若白侯百日糧傍絶闆墨冰雹殘苛長須酬恩喘證村鹵促壽颠偾雕紅漆二豎風雨操場符契共辔鼓舌含哺寒蛩蒿徑毀家纾難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匠麗蹇緩交舉解職戟架荊蓁金蛇匡國琅湯連二遼朗了如指掌禮不下庶人龍褲滿溢妙微銘典攀沿濆瀑平逵迫迮蒲褐牆隈青梅竹馬铨擢三星在戶赸撒哨卒生姜樹上生土布推委讬足萬民牌傘痿蹷帷幄弦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