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黃道的意思、黃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黃道的解釋

[ecliptic] 太陽每年在恒星之間的視軌迹,即地球軌道面與天球的相交線

詳細解釋

(1).地球一年繞太陽轉一周,我們從地球上看成太陽一年在天空中移動一圈,太陽這樣移動的路線叫做黃道。它是天球上假設的一個大圓圈,即地球軌道在天球上的投影。黃道和天球赤道相交于北半球的春分點和秋分點。《漢書·天文志》:“日有中道,月有九行。中道者,黃道,一曰光道。” 宋 沉括 《夢溪筆談·象數二》:“日之所由,謂之黃道。”《文明小史》第五三回:“為着 俄羅斯 在 北極 底下,冬天日輪在黃道出來,是一直的,所以天黑得早,天亮得快。”

(2).古代曆法家以為黃道日子是吉日,作事相宜;黑道日子是兇日,作事不利。 明 葉憲祖 《素梅玉蟾》第三折:“今日黃道大吉,我是揀了來的,小賤人也來插嘴,好打。”《紅樓夢》第一回:“讀書人不在‘黃道’‘黑道’,總以事理為要,不及面辭了。” 魏巍 《東方》第四部第八章:“這不是黃道,這是黑道!這是個寒食,鬼節!”

(3).借指太陽。 明 徐渭 《次夕降抟雪》詩:“豈無黃道辜葵藿,翻以丹心許蒺藜。”

(4).帝王出遊時所走的道路。 唐 李白 《上之回》詩:“萬乘出黃道,千騎揚彩虹。” 王琦 注:“ 蕭士贇 曰:《前漢·天文志》:日有中道。中道者,黃道也。日,君象,故天子所行之道亦曰黃道。” 宋 範仲淹 《和葛閎寺丞接花歌》:“太平天子春遊好,金明柳色籠黃道。” 宋 陸遊 《老學庵筆記》卷七:“ 高廟 駐蹕 臨安 ,艱難中,每出猶鋪沙藉路,謂之黃道,以三衙兵為之。” 宋 周密 《武林舊事·大禮》:“上服衮冕,步至小次,升自午階,天步所臨,皆藉以黃羅,謂之黃道。”

(5).指警方。《黃金時代》1990年第6期:“她的公開職業是一家地産公司經理,與 澳門 的‘黃道’(警方)、‘黑道’(*********)都有不尋常的關系。”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黃道是天文學和傳統文化中的核心概念,具體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釋:

一、天文學定義

  1. 基本概念
    黃道是地球繞太陽公轉軌道平面與天球相交形成的大圓。從地球視角看,太陽在一年内沿黃道在恒星背景上移動,形成“太陽周年視運動”軌迹。

  2. 幾何與動力學特性

二、文化衍生意義

  1. 黃道吉日
    古代将青龍、明堂等六神值日的時段稱為“黃道吉日”,象征諸事皆宜。這種說法源于十二地支配十二天神的傳統曆法,黃道主吉,黑道主兇。

  2. 占星學應用
    黃道被劃分為十二宮,每宮對應星座,用于占卜性格與命運。此劃分基于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變化,成為占星術的理論基礎。

三、曆史記載

漢代《漢書》已記載“黃道”一詞,描述為“日有中道”,即太陽運行的中道軌迹。宋代沈括在《夢溪筆談》中明确黃道為太陽運行途徑。


黃道既是地球公轉的天文投影,也是古代曆法、占卜的文化載體,體現了科學與人文的雙重屬性。

網絡擴展解釋二

黃道

黃道是一個漢字詞語,指的是天球表面上太陽運行的軌迹。黃道一詞包含了兩個部首,左邊是“黑”部,右邊是“道”部。它的總筆畫數為11。

來源和繁體

黃道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天文學的概念。在古代中國,人們研究太陽和星辰的運動,發現太陽在天空中的運行軌迹呈現出一個環形帶狀的形态,這就是黃道。

在繁體字中,黃道可以寫作黃道。

古時候漢字寫法

根據古代字典的記載和古文獻的資料,古時候的黃道的寫法是獨特的。其字形是由上部的“黃”字和下部的“白”字組成。上部的“黃”字表示太陽,下部的“白”字表示白天,兩者合在一起表示太陽運行的軌迹。

例句

1. 每天早上看着太陽從東方的地平線上出現,我們就能感受到黃道的存在。

2. 古代農民通過觀察黃道的位置來預測天氣變化。

3. 黃道帶上的星座是人們研究宇宙的重要依據。

組詞

1. 黃道帶:指黃道上出現的星座和天體的集合。

2. 道路:表示人們行進的路線或通道。

3. 黃昏:表示太陽下山後天空逐漸暗下來的時刻。

近義詞

1. 太陽道:古代天文學中一些文獻中也使用太陽道來表示黃道。

2. 晝道:古文獻中用來表示白天太陽運行軌迹的詞語。

反義詞

1. 黑道:古代天文學中用來表示夜晚星星的運行軌迹。

2. 冬至:表示太陽運行到最南點的時刻,也是黃道上的一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