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羁旅淹留。 唐 李商隱 《搖落》詩:“搖落傷年日,羈留念遠心。” 清 黃景仁 《鹦鹉洲》詩:“繼復愧 正平 ,隨地成羈留。依人而嫚駡,若與性命仇。”
(2).扣留;拘禁。 宋 胡铨 《戊午上高宗封事》:“願斷三人頭,竿之藳街,然後羈留虜使,責以無禮。”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冤獄》:“﹝縣令﹞以此被參揭免官,罰贖羈留而死。” 鄭振铎 《桂公塘》:“羁留住了他這人,其他都不足畏了。”
“羁留”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個方面理解:
被迫在外地停留
指因客觀原因(如事務、環境限制等)滞留在外地,無法自由離開。例如:因航班延誤被迫在廣州羁留數天()。
被扣留或拘禁
表示被強制限制人身自由,常見于法律或政治語境。例如:宋代胡铨主張羁留敵方使者以追責()。
總結來說,“羁留”既包含物理空間的受限停留,也涉及人身自由的強制約束,需結合語境具體理解。更多曆史用例可參考《漢典》《滬江詞典》等來源。
《羁留》是一個漢字詞語,指的是被羁押、關押在某處,不能自由行動的狀态。
拆分部首:⺙(糸) + 有(有)
拆分筆畫:共12畫
《羁留》一詞來源于《爾雅·釋诂》中的解釋,最早可以追溯到漢代。
《羁留》的繁體字為「羈留」。
在古代,「羁留」還有一種古體字寫法,為「羈畱」。
1. 這個犯人因為犯罪行為,被羁留在看守所中。
2. 這隻流浪貓被好心人羁留在家中,并給予食物和溫暖。
1. 羁絆:指被羁留或束縛,無法自由解脫。
2. 羁囚:指被羁留在牢獄中的囚犯。
3. 羁縛:指被羁留或束縛在某種身份或地位下。
1. 禁锢:指被迫限制自由的狀态,與羁留含義相似。
2. 監禁:指被關押在監獄或其他場所的狀态,與羁留有相似之處。
自由:指沒有受到限制,能夠任意行動的狀态,與羁留相對。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