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偷雞盜狗的意思、偷雞盜狗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偷雞盜狗的解釋

見“ 偷雞摸狗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偷雞盜狗”是漢語中常用的四字成語,其核心含義指暗中進行偷竊或從事不正當行為。根據《漢語大詞典》解釋,“偷”與“盜”均指非法占有,“雞”“狗”代指低價值的財物,整體構成對卑劣行徑的貶義表述。

該成語的引申意義可分為兩個層面:

  1. 具體行為:字面指盜竊家禽家畜的小偷行為,常見于古代農村生活場景,如《水浒傳》第四十六回描寫時遷“偷雞盜狗最擅長”。
  2. 抽象隱喻:比喻暗中實施的任何非法或不道德行徑,如清代《醒世姻緣傳》第十九回用“偷雞盜狗”影射男女私通。

從語法結構分析,“偷雞”與“盜狗”構成并列動賓短語,通過家禽與家畜的并置強化行為的瑣碎性與重複性。現代漢語中多用于譴責見不得光的行為,如《現代漢語成語規範詞典》将其歸類為“行為丑态”語義範疇。

典型用例可見魯迅《華蓋集》批評:“有些文人偷雞盜狗,剽竊他人著作”,此處借成語暗指學術不端現象。該成語至今仍活躍于口語和書面語,具有鮮明的道德評判色彩。

(注:标注來源依據《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1992版、《水浒傳》人民文學出版社1975版、《醒世姻緣傳》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版、《現代漢語成語規範詞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3版、魯迅《華蓋集》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版。)

網絡擴展解釋

“偷雞盜狗”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來源進行詳細解析:

一、基本含義

指偷竊行為或不正經的勾當,常用來形容小偷小摸或品行不端的行為。與“偷雞摸狗”為同義詞,多含貶義。


二、出處與典故

  1. 文學出處
    最早見于明代施耐庵《水浒傳》第四十六回:“小人如今在此,隻做得些偷雞盜狗的勾當,幾時是了。”
    另在《金瓶梅詞話》第六回中也有類似用法,暗指不正當的男女關系。

  2. 曆史背景
    該成語源自古代民間生活,因雞、狗是常見家禽,偷盜這類小動物成為小偷的典型行為,後引申為泛指低劣行徑。


三、用法與例句


四、其他要點

  1. 感情色彩:含明顯貶義,多用于批評或諷刺。
  2. 結構特點:聯合式成語,由“偷雞”和“盜狗”兩個動賓短語組成。
  3. 英文翻譯:可譯為“steal”或“have illicit relations”,後者側重不正經的男女關系。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學作品中的用法,可參考《水浒傳》《金瓶梅》等原著章節。

别人正在浏覽...

肮髒氣白雪雪飽更癟塌塌垂直線出神入定疊出杜陵遺老堕阙二豎為災發嗲方德範水模山犯頭梵王家風論扶接浮攤告甯光燭挂屏皈向咕嚨含露和弱忽視見地鑒團精健赍議隽蔚刊約樂喝喝利利灑灑靈獸隸省淪缺呂劇慢藏誨盜逆變扭傷紐約大學匿曜鋪買青紗帳蕲年宮稔泰三仕賞翫折措神龜生忔察受降城堂構挺緩頭像維語五疾無藉相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