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閑田的意思、閑田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閑田的解釋

亦作“間田”。亦作“閑田”。1.中等田地。《管子·山國軌》:“穀為上,币為下。高田撫,閒田山不被,穀十倍。” 馬非百 新诠:“高田者《乘馬數篇》所謂‘郡縣上臾之壤也’。次曰‘間田’。又次曰‘山田’。‘間田’者中田也。”

(2).兩方邊界之間的土地。 章炳麟 《排滿平議》:“其或同時猋至,互争邑落,是猶 滇 蜀 間之争火井,海濱種吉貝者之争沙洲,兩無曲直,得之則是。間田甌脫,更無第三人為其主者,既見為 漢 人所有,則曰 漢 人所有而已。”

亦作“間田”。亦作“閑田”。1.古代指未被封賜的土地。《禮記·王制》:“名山大澤不以封,其餘以為附庸閒田。” 孔穎達 疏:“若封人附於大國,謂之附庸,若未封人,謂之閒田。” 王國維 《觀堂集林·敦煌漢簡跋九》:“閒田者,《莽傳》雲‘諸侯國閒田為黜陟增減’,乃用《王制》語。凡郡縣未封之地,皆閒田也。”

(2).指無主之田;無人耕種的荒地。《孔子家語·好生》:“ 虞 芮 二國争田而訟,連年不決,乃相謂曰:‘ 西伯 仁也,盍往質之?’入其境則耕者讓畔……遂自相與而退,鹹以所争之田為閒田也。” 唐 元結 《樊上漫作》詩:“四鄰皆漁父,近渚多閑田。” 唐 李紳 《憫農》詩之一:“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清 劉大櫆 《井田》:“國中貯無盡之閒田,不以與百姓,而荒廢棄置,于情則不安,于勢則不可。”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閑田”一詞的含義需結合不同語境理解,主要分為以下層面:

一、基本含義

指未被耕種或利用的土地。如李紳《憫農》中“四海無閑田”即強調全國土地已無荒廢,但農夫仍因剝削而餓死,凸顯社會矛盾。

二、引申與特殊用法

  1. 社會批判
    比喻資源未被合理利用或人的消極狀态,如批評不努力者“如閑田般荒廢”。
  2. 曆史文獻中的多義性
    • 中等田地:如《管子·山國軌》将土地分為高田、間(閑)田、山田三等。
    • 邊界争議地:指兩國交界處的無主土地,如《孔子家語》記載虞芮兩國争田後将其劃為閑田。
  3. 分封制度術語
    古代指君主分封後剩餘的未賜封土地。

三、字形與異寫

古籍中亦作“間田”“閒田”,屬通假或異體字現象,需結合具體文獻分析。

四、詩句中的典型應用

李紳《憫農》通過“四海無閑田”與“農夫猶餓死”的對比,揭露唐代農民疾苦,此處的“閑田”既寫實又具象征意義,成為批判社會不公的經典意象。

網絡擴展解釋二

閑田 閑田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分别是“閑”和“田”。 拆分部首和筆畫 - 閑:部首是門,總共有6個筆畫。 - 田:部首是田,總共有5個筆畫。 來源 閑田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農業社會。當人們沒有工作或者閑暇時,他們會去閑田休息放牧或者耕種。因此,閑田的意思也可以理解為空餘的田地,沒有被耕種或者放牧的土地。 繁體 閑田的繁體字為閒田。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可能與現在有所不同。不過,對于閑田一詞,其古代寫法與現代基本一緻,沒有太大的變化。 例句 1. 他每天閑田散步,享受大自然的美景。 2. 這片閑田已經讓許多人看中,準備開發建設。 組詞 1. 閑逸:形容生活閑散、悠閑自在的狀态。 2. 田地:指農田、耕地。 近義詞 閑田的近義詞包括閑置土地、未開墾的田地。 反義詞 閑田的反義詞可能是耕地、牧場,即正在利用的土地。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