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華臧 ”。佛教語。蓮華藏世界(或華藏世界)的略稱。 元 耶律楚材 《壬午西域河中遊春》詩之一:“春色未如華藏富,湖光不似道心明。” 明 屠隆 《昙花記·法眷聚會》:“一門并去遊華藏,羞予紫誥金章,奈蹉跎紅塵路旁,何當一指津梁。”
“華藏”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主要分為佛教術語和現代文化引申義兩類:
基本概念
指“蓮華藏世界”(或華藏世界),是佛教宇宙觀中的重要概念,象征由無數蓮花構成的清淨佛國。該世界由毗盧遮那佛(法身佛)所居,體現佛法莊嚴與圓滿。
文化引用
元代耶律楚材詩句“春色未如華藏富”以華藏世界比喻自然之美,明代屠隆《昙花記》則用其表達對佛國淨土的向往。
中華文化象征
“華”指華夏或中華,象征傳統文化生命力;“藏”意為寶藏,合指“中華傳統文化的寶藏”,強調儒釋道融合的智慧體系。
核心理念
作為人名時,“華”象征光輝繁榮,“藏”讀zàng時含儲藏、經典之意,整體寓意智慧與人格完善。
提示:若需了解佛教華藏世界的具體宇宙結構或現代華藏文化組織的詳細理念,可進一步查閱宗教典籍或百科資料。
《華藏》是一個漢字詞語,其意為“華麗的寶藏”或者“絢麗的珍寶”。它是由“華”和“藏”兩個字組成的。
《華藏》的拆分部首為“⽥”和“⿱藏”。其中,“⽥”是水部的部首,表示與田相關的事物;“⿱藏”是一個漢字,有八劃。
《華藏》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文化中的一種美好願望和寓意。它描述了珍寶和財富以華麗而寶貴的形式被收藏起來的情景。在繁體字中,華和藏的形狀可能與簡體字略有不同,但其基本含義保持一緻。
在古時候,漢字寫法可能與現在稍有不同。但《華藏》這個詞的基本形狀和意義在古代的寫法中通常是相似的。
1. 這座博物館裡珍藏了許多華藏的藝術品。
2. 這本書裡所述諸多寶貴的經驗是一部華藏的智慧之書。
3. 這個地方的自然風景簡直是一座華藏,吸引了許多遊客前來。
組詞:華麗、珍寶、收藏
近義詞:華美、絢麗、壯麗
反義詞:樸實、平凡、簡樸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