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屈心的意思、屈心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屈心的解釋

(1).屈抑心願。《楚辭·離騷》:“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詬。” 章炳麟 《駁康有為論革命書》:“夫 長素 所以不仞奴隸,力主立憲以摧革命之萌芽者,彼固終日屈心忍志以處奴隸之地者爾。”

(2).猶言虧心,假意。 老舍 《駱駝祥子》九:“不屈心,我真疼你,你也别不知好歹!” 魏巍 《東方》第四部第九章:“你說話可不要屈心!”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屈心”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理解:

一、核心含義

  1. 壓抑内心或違背意願
    指心靈因外界壓力或矛盾而被迫屈從,表現為委屈、不甘。例如《楚辭·離騷》中“屈心而抑志兮”描述詩人被迫壓抑志向的苦悶。

  2. 虧心或假意
    常用于口語,表示言行違背良心或本意。如老舍《駱駝祥子》中的“不屈心,我真疼你”,強調真心實意。

二、使用場景

三、近義詞與反義詞


若需更多例句或曆史演變細節,可參考《楚辭》相關注釋或現代文學中的具體語境。

網絡擴展解釋二

屈心的意思

屈心是一個詞語,表示心中感到委屈和不滿意的情緒。當遭受不公平待遇、受到冤枉或無法得到應有的尊重時,人的内心會産生屈心的情感。

拆分部首和筆畫

屈心的“屈”字,包含了“屍”和“出”兩個部首,屬于偏旁部首;整個字共有5個筆畫。

來源

“屈心”一詞的來源較為明确,它最早見于《傷仲永碑》:“捨123廬替父兮, 東海之濱心屈。”表達了仲永為救父親而受冤屈的心境。

繁體字

繁體字中的“屈”與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的屈字寫法稍有不同,多數出現在古籍和文獻中。例如,在《延禧續志》一書中,“心屈”的屈字寫作“怯”。

例句

1. 她因為被教師冤枉而屈心了一整天。
2. 性格内向的他常常屈心于和他人交流時的尴尬感。

組詞

******、屈服、屈從、屈尊、屈原

近義詞

委屈、受氣、冤屈、失望、不滿

反義詞

滿足、欣慰、知足、滿意、舒心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