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d and soft silk knit goods] 紅色的輕軟絲織品
紅羅複鬥帳,四角垂香囊。(複,雙層。鬥帳,帳子像倒置的鬥的樣子,所以叫做“鬥帳”。)——《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1).紅色的輕軟絲織品。多用以制作婦女衣裙。《漢書·外戚傳下·孝成班倢伃》:“感帷裳兮發紅羅,紛綷縩兮紈素聲。”
(2).荔枝品種名。參閱《廣群6*芳6*譜·果譜七·荔支一》引 唐 鄭熊 《廣中荔支譜》。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紅羅漢語 快速查詢。
“紅羅”一詞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
材質與用途
指紅色且質地柔軟的絲織品,常用于制作古代女性的衣裙、紗帳等服飾或家居用品。例如《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中提到的“紅羅複鬥帳,四角垂香囊”,這裡的“紅羅”即指紅色紗帳。
文學意象
在詩詞中常作為女性柔美或華貴氛圍的象征。如《漢書·外戚傳》中“感帷裳兮發紅羅”,通過紅羅帷幔的描寫烘托場景的婉約感。
在唐代文獻《廣中荔支譜》中,“紅羅”被記載為一種荔枝的品種,但這一用法較為罕見,多見于古籍中的植物分類。
“紅羅”的核心意義為紅色絲織品,兼具實用性與文學美感;荔枝品種的釋義則屬于特定曆史語境下的衍生用法。如需更深入考證,可參考《漢書》《廣群芳譜》等古籍原文。
《紅羅》是一個漢字詞語,有多種解釋。
一、《紅羅》在曆史上是指紅色的羅布,是一種絲綢面料。它的紅色象征着喜慶、興旺和美好。
二、在古代史書中,《紅羅》也是指封建王朝中的皇後,通常會稱為“紅羅皇後”。
三、此外,《紅羅》還指古代戲曲中出現的角色或者題材,如《紅羅群英會》。
《紅羅》的拆分部首為《纟》和《罒》,分别代表絲和網。它的總筆畫數為12畫。
《紅羅》這個詞的來源很古老,最早見于《周禮·地官司徒》。在現代,這個詞仍然被廣泛使用。
在繁體字中,紅羅的寫法為「紅羅」。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有所變化。《紅羅》的古字形為「紅羅」。
1. 她身着一襲紅羅,美麗嬌媚。
2. 他給皇後送了一匹紅羅作為禮物。
組詞:紅綢、紅袍、羅裙。
近義詞:绯紅、赤紅、朱紅。
反義詞:青色、藍色、黑色。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