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七衆的意思、七衆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七衆的解釋

佛教按受戒程度和修行方式将信徒劃分為七種。其中出家五種,在家二種,合稱七衆。《大智度論》卷十:“佛弟子七衆:比丘、比丘尼、學戒尼、沙彌、沙彌尼、優婆塞、優婆夷。優婆塞、優婆夷是居家,餘五衆是出家。” 南朝 陳 徐陵 《東陽雙林寺傅大士碑》:“七衆攀號,哀踰青樹。” 唐 道宣 《統略淨住子淨行法門序》:“以三歸七衆,制禦情塵。”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七衆”是佛教術語,指根據受戒程度和修行方式劃分的七類信徒群體。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七衆的構成

七衆包含出家五衆和在家二衆:

  1. 出家五衆(受具足戒或部分戒律):

    • 比丘:成年男性出家者,受具足戒(250戒)。其含義包括:
      • 乞士:以乞食維持色身,向佛陀求法滋養法身;
      • 破惡:通過戒定慧破除煩惱;
      • 怖魔:修行解脫使天魔畏懼。
    • 比丘尼:成年女性出家者,受具足戒(348戒)。
    • 沙彌:未成年的男性出家者,受十戒。
    • 沙彌尼:未成年的女性出家者,受十戒。
    • 式叉摩那:準備受具足戒的沙彌尼,需先受六法戒兩年。
  2. 在家二衆(受三皈依和五戒):

    • 優婆塞:男性在家信徒;
    • 優婆夷:女性在家信徒。

二、修行與職責

三、其他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各衆的戒律細節或修行體系,可查閱佛教經典或權威佛學辭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七衆》的意思

《七衆》是一個漢語詞彙,指的是七個人以上的群體,也可指人員組成齊全的團體。這個詞在日常生活中常常用來形容人多或者集體行動、團隊活動等。

拆分部首和筆畫

《七衆》這個詞可以拆分為兩個部分:七(qi)和衆(zhòng)。

其中,七(qi)的部首是一,筆畫數為二;衆(zhòng)的部首是人,筆畫數為人,具體寫法為首橫、次撇、末撇、豎、橫。

來源和繁體寫法

《七衆》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論語》中的“七人之衆,可勝一人之智”。在繁體字中,七(qi)的寫法為「柒」,衆(zhòng)的寫法為「眾」。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七(qi)的寫法較為繁瑣,主要包括“㠃”、“漆”等多種寫法。衆(zhòng)的古代寫法也有很多,例如“衆”、“衆”等。

例句

1. 在這次活動中,來自七衆不同領域的專家共同探讨了問題的解決方案。

2. 這個舞台上的七衆演員為觀衆們帶來了一出精彩的表演。

組詞

七嘴八舌、七情六欲、七手八腳、七零八落、七拼八湊。

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衆多、衆人、很多人。

反義詞:個别、單獨、少數。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