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洞章的意思、洞章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洞章的解釋

指道教經書。道教經書分洞真、洞玄、洞神三部,故稱。《雲笈七籤》卷四十:“詠誦洞章,奚求不得。” 宋 胡仔 《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山谷下》:“﹝ 李西臺 ﹞詩雲:……金版佩上籍,玉音歌洞章。”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洞章”是道教術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解釋:

一、基本詞義

“洞章”指道教經書的統稱。道教經典分為洞真、洞玄、洞神三部,合稱“三洞”,故以“洞章”代指道教經書體系。例如《雲笈七籤》提到“詠誦洞章,奚求不得”,說明誦讀此類經文被視為修行方式之一。

二、詞源解析

三、文獻與用法

  1. 典籍記載:宋代《苕溪漁隱叢話》有“玉音歌洞章”的描述,體現其在道教儀式中的神聖性。
  2. 實際應用:道教儀式中常“奏玄歌妙樂,詠無量洞章”,通過吟誦經文溝通神明。

四、擴展說明

“三洞”分類中:

以上内容綜合了道教經典釋義與曆史文獻用例,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雲笈七籤》等原始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洞章(dòng zhāng)一詞是指洞穴中的篇章,也指在洞穴壁上刻寫的文章。它可以拆分為“穴”和“章”兩個字,其中“穴”是指洞穴,象征着隱藏的深處;“章”則代表篇章、文章。洞章一詞來源于古代洞窟藝術,古人通常在洞窟壁上刻寫文字來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在繁體中,洞章仍然保持着“洞”和“章”的寫法,沒有特别的變化。 古時候,洞章的漢字寫法也沒有太大差異,通常都是用直筆書寫。隨着書法的發展,自然橫筆和豎筆的使用也逐漸引入。 以下是一些關于洞章的例句: 1. 這幅壁畫上刻滿了精美的洞章。 2. 洞穴中的洞章讓人感受到了古代人的智慧和情感。 3. 研究古代洞章的曆史,可以了解到古人的生活和信仰。 組詞: 1. 洞穴(dòng xué):指山洞或地下空腔。 2. 章節(zhāng jié):指文章或書籍中的一個部分。 3. 洞察(dòng chá):指洞悉并理解事物的本質或内涵。 近義詞: 篇章(piān zhāng)、文章(wén zhāng)、文字(wén zì) 反義詞: 表面(biǎo miàn)、外表(wài biǎo) 希望以上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