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盛大的恩德。 漢 揚雄 《元後诔》:“鴻德不忘,欽德伊何。” 南朝 宋 鮑照 《河清頌》序:“澤浸羣生,國富刑清,鴻德也。” 唐 岑文本 《拟<劇秦美新>》:“既厝刑書,亦廢囹圄,鴻德也。”
“鴻德”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hóng dé,其含義可從多個角度解析:
字面解釋
詞義延伸
在文學和日常語境中,常用于贊美品德高尚、樂善好施的人,尤其是那些對社會有廣泛貢獻的善舉()。
古籍記載
現代應用
例如:“她的慈善事業被譽為當代的鴻德”,形容其善行的高尚與廣泛()。
品德贊美
多用于褒揚個人或集體的道德成就,如“鴻德之士”“鴻德之舉”()。
姓名寓意
作為名字時,“鴻德”寄托了學識淵博、德行兼備的期望,常見于傳統文化中對後輩的期許()。
“鴻德”兼具“盛大恩德”與“崇高品德”雙重含義,既可用于曆史文獻中對君主德政的描述,也可延伸至現代對個人善行的贊美,或作為富含文化底蘊的姓名用詞。
《鴻德》一詞可以指代高尚的品德和道德,也可以表示人們對道德行為的尊重和贊揚。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鴻德被視為一種重要的美德,代表着善良和正直。
《鴻德》一詞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鳥”和“彳”。其中,部首“鳥”表明該詞與鳥類有關,部首“彳”表示該詞與行走有關。《鴻德》共有12個筆畫。
《鴻德》一詞最早見于《左傳·定公四年》:“非一日之功也,曰鴻德。《國語·秦語》也雲:‘昔者秦之與凡,鴻德雜神。”在這裡,《鴻德》被用來形容具有偉大德行的人。
《鴻德》這個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鴻德」。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鴻德」可以用不同的形式表現。例如,「鴻」字可以寫作「鴻」,而「德」字可以寫作「徳」。這些變體僅僅是字形上的差異,不改變詞義。
1. 他以其高尚的鴻德受到了衆人的敬仰和尊重。
2. 她一貫行為端正,是社會的鴻德楷模。
鴻德書院、德鴻莊、德行鴻範、鴻才盛德
德行、品德、美德、道德
惡行、惡德、惡習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