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苦月的意思、苦月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苦月的解釋

指呈寒光的月色。 宋 葉廷珪 《海錄碎事·政事》:“亭寒照苦月,隴暗積愁雲。” 清 譚嗣同 《夜成》詩:“苦月霜林微有陰,鐙寒欲雪夜鐘深。”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苦月”是一個具有文學意象和民俗含義的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詞義

指寒冷、清苦的月光,常用來營造凄涼、孤寂的意境。該詞多見于古典詩詞,通過“苦”與“月”的結合,将月色拟人化,表達蕭瑟或哀愁的情感。

二、文學中的運用

  1. 宋代葉廷珪《海錄碎事·政事》中寫道:“亭寒照苦月,隴暗積愁雲”,用“苦月”與“愁雲”呼應,強化了場景的蒼涼感。
  2. 清代譚嗣同《夜成》詩雲:“苦月霜林微有陰,鐙寒欲雪夜鐘深”,通過“苦月”與“霜林”“寒燈”等意象疊加,烘托出冬夜的冷寂氛圍。

三、民俗中的引申

在部分民間傳統中,“苦月”也被用來指代農曆七月(或六月)。因夏季炎熱多災、農事艱難,故稱“苦月”,與象征豐收吉慶的“旺月”相對。但此用法地域性較強,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四、總結

“苦月”既可形容清冷月色,也可引申為特定月份,需根據上下文區分。文學作品中更側重其意境表達,而民俗中則與農耕文化相關。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海錄碎事》等古籍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苦月》的意思

《苦月》是一個詞語,常用來形容月亮充滿苦澀或憂傷的情感,表示月亮所代表的柔和及寂寞與憂愁,與光明相對。

拆分部首和筆畫

《苦月》共有兩個字:苦和月。

苦的部首是艹,共六畫。

月的部首是⺝,共四畫。

來源和繁體

《苦月》在漢字中屬于構詞法中的形容詞短語,用來形容月亮的特殊情感。

對應的繁體字是「苦月」。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一定區别。《苦月》的古代漢字寫法是「苦月」。

例句

1. 她獨自站在院子裡,仰望蒼穹中的苦月。

2. 在那無人的山谷裡,苦月孤獨地照耀着大地。

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組詞:苦澀、苦楚、苦心、憂傷、憂愁。

近義詞:愁月、寂寞的月。

反義詞:明月、歡樂的月。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