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膽的意思、詩膽的詳細解釋
詩膽的解釋
詩人的膽識。 唐 劉叉 《自問》詩:“酒腸寬似海,詩膽大於天。” 清 厲鹗 《二月十六日吳尺凫招同袁舒雯沉栾城符幼魯趙谷林意林杭大宗丁敬身包家山看桃花》詩:“豈如我輩詩膽頑,解使長雲雨還閣。” 姚錫鈞 《題大覺鄉居百絕》:“ 王郎 詩膽誠奇絶,苦茗回甘耐我思。”
詞語分解
- 詩的解釋 詩 (詩) ī 文學體栽的一種,通過有節奏和韻律的語言反映生活,抒 * 感:詩歌。詩話(a.評論詩人、詩歌、詩派以及記錄詩人議論、行事的著作;b.古代說唱藝術的一種)。詩集。詩劇。詩篇。詩人。詩章。詩史
- 膽的解釋 膽 (膽) ǎ 人或某些動物體内器官之一,在肝髒右葉的下部:膽囊。苦膽。膽固醇。肝膽相照(指對人忠誠,以真心相見)。 不怕兇暴和危險的精神、勇氣:膽量。膽氣。壯膽。膽魄。膽大妄為(唅 )。 裝在器物内
網絡擴展解釋
“詩膽”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指向詩人的膽識或創作魄力,強調詩人在創作中敢于突破常規、表達獨特見解的勇氣。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定義
- 核心含義:指詩人創作時展現的膽識與氣魄,常與“詩才”并提,體現詩人敢于創新、挑戰傳統的精神。
- 詞源:由“詩”與“膽”組合而成,“膽”在此處比喻勇氣或魄力。
2.出處與經典用例
- 唐代劉叉:最早見于劉叉《自問》詩:“酒腸寬似海,詩膽大于天。”,以誇張手法凸顯詩人不受拘束的創作膽識。
- 清代厲鹗:其詩“豈如我輩詩膽頑”,進一步強調詩人群體不懼世俗的創作态度。
- 後世引用:如宋代詞人陳三聘《水調歌頭》中“好張詩膽”,借以表達詩人渴望抒發胸臆的豪情。
3.文學意義
- 突破傳統:指詩人敢于挑戰既定形式或内容,如劉叉的詩風以險怪著稱,即被視為“詩膽”的體現。
- 情感表達:詩人通過大膽的語言或意象,傳遞強烈的情感或批判精神,如姚錫鈞詩句中借“詩膽”暗含對現實的反思。
4.近義詞與關聯概念
- 詩魄:側重詩歌的氣魄,與“詩膽”内涵相近。
- 詩魂:更強調詩歌的精神内核,而“詩膽”更突出創作中的勇氣。
“詩膽”不僅是對詩人創作能力的贊譽,更是對其精神境界的概括,體現了文學創作中不可或缺的突破性與批判性。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詩人案例或曆史演變,可參考古典詩詞注解或文學評論。
網絡擴展解釋二
《詩膽》的意思
《詩膽》是一個詞組,指的是寫詩所需要的才情和勇氣。它蘊含着詩人在創作時需要擁有的膽量和靈感。
拆分部首和筆畫
《詩膽》的拆分部首為言和月,根據《康熙字典》的記錄,它的總筆畫數為14畫。
來源
《詩膽》一詞最早出現于《史記·采伐傳》:“子貢問曰:‘仲尼詩甚於水,詩膽亦甚於水乎?’仲尼曰:‘否。’”這裡的“詩膽”是比喻孔子的詩才和詩作風格。
繁體
《詩膽》的繁體字為「詩膽」。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和現代稍有不同。根據漢字規範字形表,十六世紀中期的明代是《詩膽》的形狀最接近現代形式的時候,其書寫形态為「詩膽」。
例句
"那位詩人用他的詩膽寫下了一首感人肺腑的詩句。
組詞
詩人、膽識、膽略、詩意、膽識、膽怯
近義詞
詩志、詩才、詩魂、詩風
反義詞
無膽、膽怯、畏懼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