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位的意思、鶴位的詳細解釋
鶴位的解釋
《左傳·闵公二年》:“ 狄 人伐 衞 。 衞懿公 好鶴,鶴有乘軒者。将戰,國人受甲者皆曰:‘使鶴!鶴實有祿位,餘焉能戰?’”後即以“鶴位”指官位。 唐 李商隱 《為裴懿無私祭薛郎中衮文》:“但續椿壽,徒高鶴位。”
詞語分解
- 鶴的解釋 鶴 (鶴) è 鳥類的一屬,全身白色或灰色,生活在水邊,吃魚、昆蟲或植物:鶴立。鶴發(?)。鶴壽。鶴駕。鶴長凫短。 筆畫數:; 部首:鳥; 筆順編號:
- 位的解釋 位 è 所處的地方:座位。部位。位置(a.所在或所占的地方;b.地位)。位于。 職務的高低:地位。職位。名位。 特指君主的地位:即位。篡位。 一個數中每個數碼所占的位置:個位。百位數。 量詞,常用于人
專業解析
鶴位是漢語中一個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複合詞,其含義可從字面義與引申義兩個層面理解:
-
本義指與鶴相關的職位或位置:
- 字面由“鶴”與“位”構成。“鶴”指仙鶴,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是長壽、清高、祥瑞的象征,常與仙境、隱逸相關聯。“位”指位置、職位、地位。
- 此義項較為罕見,可能特指古代與皇家苑囿或祥瑞事務相關的、帶有“鶴”字稱號的特定職位或侍衛位置(如“鶴禁”侍衛)。更核心的含義在于其引申義。
-
引申義指有名無實、徒有虛名的職位或地位:
- 這是“鶴位”在現代漢語詞典釋義和實際使用中更常見和核心的含義。
- 其來源與中國古代的一個典故或制度有關。傳說中,鶴享有很高的地位(如“一品鳥”),但并無實際權力或職責。因此,“鶴位”被用來比喻那些空有頭銜、榮譽或名義,卻不掌握實權、不承擔實際工作的官職或地位。
- 類似于“虛銜”、“閑職”、“挂名職位”。它強調職位的光環與實際權責之間的巨大落差。
文化内涵與象征:
“鶴位”一詞深刻反映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對名實關系的思考。仙鶴的尊貴象征(名)與其在現實政治結構中的無實權(實)形成對比,使得“鶴位”成為對官僚體系中某些榮譽性、象征性職務的微妙諷刺或客觀描述。它提醒人們關注職位背後的實際内容與作用。
權威參考來源:
- 該詞釋義主要依據《漢語大詞典》(羅竹風主編,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及《辭源》(商務印書館出版)等權威漢語工具書的相關詞條解釋。具體釋義可查閱上述詞典的紙質版或授權電子數據庫(如“中國知網”或“漢典”網站提供的部分内容,但需注意網絡資源需與權威紙質版核對)。例如,《漢語大詞典》對“鶴位”的解釋側重于其“喻指官位”且隱含“清貴而無實權”之意。
- 關于鶴的文化象征及其與官職的聯繫,可參考《詩經》相關篇章的解讀及曆代典章制度研究文獻(如《通典》、《文獻通考》中關于職官、封爵制度的記載)。
網絡擴展解釋
“鶴位”是一個源自曆史典故的漢語詞語,其含義與官位相關,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詞源出處
該詞出自《左傳·闵公二年》記載的衛國典故。衛懿公因沉迷養鶴,甚至賜予鶴官職和俸祿(“鶴有乘軒者”)。當外敵入侵時,将士們憤而諷刺道:“讓鶴去打仗吧!它們不是享有祿位嗎?”()。這一事件成為“鶴位”的典故來源。
二、核心含義
- 本義:字面指鶴所占據的官位,特指通過非正當途徑獲得官職的現象,帶有強烈諷刺意味。
- 引申義:後泛指官職或高位,但往往隱含着對德不配位者的批判。如唐代李商隱在《為裴懿無私祭薛郎中衮文》中寫道“徒高鶴位”,即暗指虛占高位卻無作為。
三、文化意象
- 鶴的象征:鶴在中國文化中本是祥瑞、高潔的象征,但此詞通過“鶴占人位”的反差,形成對屍位素餐者的絕妙諷刺。
- 使用場景:多用于詩文典故,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但在評價曆史人物或批判官僚主義時仍具特殊表現力。
注:該詞權威釋義以《左傳》原始記載為核心依據(),其他網絡解釋存在将“鶴位”直接等同于“高位”的簡化傾向,使用時需注意語境。
别人正在浏覽...
案撫白玉霜半路修行報君知閉關鎖國不拘一格蒼狗白雲馳行春豔道德規範等米下鍋端茂敦序惡有惡報墦祭返樸還真繁務富營養化觀禮故年過失旱歉好說話兒好死鴻疇虎書交造瞰視空翠傀儡戲困笃拉近胡裡層離蕩利落手流産龍堂朦混民和年豐納污含垢汽缸傾談湫戾全天趣旨稍麥繩厥祖武時聘手鼓舞沓障讬骥之蠅晚學文蜃武漢市午睡無憂履仙京小腳船校具吸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