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納污含垢的意思、納污含垢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納污含垢的解釋

包藏容納污穢之物。比喻包容壞人壞事。語出《左傳·宣公十五年》:“川澤納污,山藪藏疾,瑾瑜匿瑕,國君含垢,天之道也。” 清 馮桂芬 《上制洋器議》:“ 日本 蕞爾小國耳,尚知發憤為雄。獨我大國,将納污含垢以終古哉!”《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論粵民謀**事》:“朝廷懼兩國之失歡,不忍吾民之重罹兵禍,乃不惜納污含垢,曲徇友邦之請,冀相安於無事。”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納污含垢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納污含垢"是漢語中具有特殊文化内涵的成語,其核心意義可從三方面闡釋:

一、結構分析 該成語由"納污"和"含垢"兩個動賓結構組成,其中"納"指容納、接受,"污"指髒物;"含"即包含、忍受,"垢"為污穢之物。兩個近義結構的疊加使用,形成強調修辭效果。

二、語義演變

  1. 本義:原指承載污濁之物,如《左傳·宣公十五年》記載:"川澤納污,山薮藏疾",描述自然界的包容特性。
  2. 引申義:經語義擴展,現多比喻包容缺點錯誤,體現雅量胸懷。如《現代漢語詞典》釋義為"原指君主應有容人之量,後多指包容壞人壞事"。

三、應用語境 當代使用中常見于兩種語境:

  1. 正面表述:用于稱贊包容精神,如"領導幹部當有納污含垢的氣度"(人民網時評)
  2. 負面批判:警示無原則包容,如"對違法現象不能納污含垢"(新華社評論)

權威參考資料:

  1. 《漢語成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8版)第672頁
  2.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線上版:http://www.cp.com.cn/(商務印書館官方網站
  3.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中華書局,2020修訂版)第329頁

網絡擴展解釋

“納污含垢”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nà wū hán gòu,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二、使用語境

  1. 曆史背景:原指自然界包容瑕疵,後引申為治國者需容忍不完美。例如清代馮桂芬曾以日本為例,感歎“獨我大國,将納污含垢以終古哉!”
  2. 現代用法:可形容容忍不良現象或環境,如“某些機構若長期納污含垢,必将失去公信力”。

三、近義詞與反義詞


四、注意事項


五、擴展學習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左傳》原文或權威詞典(如滬江線上詞典、漢典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謗口别息筆音玻瓈撥食不可開交不請朝玄宸注雠較吹毛劍怠敖大刑點撺敵騎笃速速封留鬼侯海裔漢火猴猿煇爍胡姬将理谏誨見下文甲夜荊杞劇部枯萁聯結曆翁碌碌剌剌蔓菁茅賦馬杌骈跗偏信則暗惬快輕重九府曲柄鑽熱昏榮宴少容蜃霓十大曲侍酒失墒四校酸骨夙根隨迎天女散花秃兒屯防王國維瓦術穩實喔咿嚅唲鑲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