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卷曲貌。《楚辭·劉向<九歎·思古>》:“風騷屑以搖木兮,雲吸吸以湫戾。” 王逸 注:“湫戾,猶卷戾也。” 洪興祖 補注:“湫,子小切;戾,力結切。曲也。”
“湫戾”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綜合解釋:
基本釋義
讀音為qiū lì,意為“卷曲貌”,即形容物體或形态卷曲、彎曲的狀态。該詞多見于古代文獻,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
出處與注釋
源自《楚辭·劉向〈九歎·思古〉》中的“風騷屑以搖木兮,雲吸吸以湫戾”。東漢學者王逸注解為“湫戾,猶卷戾也”,宋代洪興祖進一步補充:“湫,子小切;戾,力結切。曲也。”。兩處注釋均強調“曲”的核心含義。
字形與字義關聯
現代應用與補充
該詞現多作為學術研究或古籍閱讀中的生僻詞出現,日常使用罕見。其近義詞可參考“蜷曲”“盤曲”等,但語境更偏向文學化表達。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相關成語(如“攫戾執猛”),可查閱《楚辭》原典或漢代注釋文獻。
湫戾是一個漢字,由“氵”和“戾”兩個部首組成,共計10畫。
湫戾是形容一個人性格懦弱詭谲、狡猾陰險的意思。也可以指一個地方陰濕陰森、令人害怕。
湫:水部(氵),6畫。
戾:戈部(戈),4畫。
湫戾這個詞起源于古代的招魂遊神活動中,傳說有一種名為“湫戾”的神祇可以喚醒死者的靈魂。因此,這個詞逐漸被引申為指代那些心機深重、不可預測的人。
湫戾的繁體字為“憔悧”。
在古代,湫戾的寫法為“攸爾”。
他的行事作風十分湫戾,讓人難以捉摸。
湫戾的相關組詞有:湫瘦、湫茂、湫澤、戾氣、戾向。
湫戾的近義詞有:狡詐、狡黠、陰險、奸詐。
湫戾的反義詞有:直率、坦誠、正直、堂堂正正。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