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武漢市的意思、武漢市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武漢市的解釋

湖北省省會。在省境中部偏東、長江與漢江交彙處,京廣鐵路縱貫,漢丹、武大兩鐵路在此交會,武漢長江大橋聯繫南北。為中國曆史文化名城。是中國中部水陸交通樞紐,有“九省通衢”之稱。1949年市區由漢口、武昌、漢陽三部分合并設市。人口44949萬(1995年)。為中國重要的工業基地之一,有著名的武漢鋼鐵公司。名勝古迹有東湖、蛇山、龜山、珞珈山、武昌起義軍政府舊址、“八七”會議會址、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八路軍駐武漢辦事處舊址等。有武漢大學、華中師範大學等高等學校。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武漢市是中國湖北省省會,是國家中心城市及長江經濟帶核心城市。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釋義,“武漢”作為專有地名,特指長江與漢江交彙處的特大型城市,其名稱源于武昌、漢口、漢陽三鎮合稱(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該城市地理坐标為北緯30°33'、東經114°19',總面積8569.15平方公裡(來源:湖北省人民政府官網)。

從行政區劃演變角度,武漢最早可追溯至東漢時期的江夏郡,1927年國民政府正式設立武漢特别市(來源:《中國曆史地名大辭典》)。現轄13個行政區,包括江岸區、江漢區等中心城區(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簡冊》2023版)。城市别稱“江城”源自唐代李白“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詩句(來源:《全唐詩》卷181)。

作為交通樞紐,武漢擁有“九省通衢”之稱,其鐵路網密度居全國前三(來源:國家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鑒》)。長江水道在此形成天然港口群,陽邏港年吞吐量達200萬标箱(來源:交通運輸部2024年度報告)。城市經濟以光電子信息、汽車制造、生物醫藥為支柱産業,2024年GDP總量突破2.1萬億元(來源:武漢市統計局年度公報)。

網絡擴展解釋

武漢市是湖北省省會,中國中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1. 城市地位
    武漢市是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級市和超大城市,同時被定位為國家中心城市、長江經濟帶核心城市。現轄13個市轄區,總面積約8,494平方公裡(2025年數據)。

  2. 地理特征
    位于湖北省東部,長江與漢江交彙處,由武昌、漢口、漢陽三鎮合并組成,素有“九省通衢”之稱。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其成為全國水陸空綜合交通樞紐。

  3. 經濟與産業
    作為全國重要工業基地,擁有鋼鐵(如武漢鋼鐵公司)、機械、造船、光電等支柱産業。2025年數據顯示,常住人口超1200萬,GDP達1.34萬億元。

  4. 曆史文化
    中國曆史文化名城,楚文化重要發祥地,也是辛亥革命首義之地。别稱“江城”,得名于李白詩句“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5. 科教與交通
    全國三大科教基地之一,擁有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高校;作為“祖國立交橋”,京廣高鐵、滬漢蓉鐵路在此交彙。長江黃金水道和天河國際機場強化其樞紐地位。

注:以上信息綜合了多個來源,若需完整數據可參考權威政府發布。

别人正在浏覽...

百歲之後剝複之機表救伯彊才流蠶穑曹幹插岸扯鈴承華嗔诃陳列品遲巧丹粉達斡爾語封王憤怒孤鴻寡鹄詭态國畿國交核勘隳節輝照夾闆氣将官兼輛假贳節假碣子斤墨金錢會九重閨鞠稚鞫治靈弱詈夷爲跖漏星堂免丁齊頭鐥泣顔镕陶三從剩餘勞動深考手迹獸類私館算館彈冠振衣天時不如地利不如人貼邊透明退換闱箔誤事仙家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