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漢市是湖北省省會,中國中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城市地位
武漢市是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級市和超大城市,同時被定位為國家中心城市、長江經濟帶核心城市。現轄13個市轄區,總面積約8,494平方公裡(2025年數據)。
地理特征
位于湖北省東部,長江與漢江交彙處,由武昌、漢口、漢陽三鎮合并組成,素有“九省通衢”之稱。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其成為全國水陸空綜合交通樞紐。
經濟與産業
作為全國重要工業基地,擁有鋼鐵(如武漢鋼鐵公司)、機械、造船、光電等支柱産業。2025年數據顯示,常住人口超1200萬,GDP達1.34萬億元。
曆史文化
中國曆史文化名城,楚文化重要發祥地,也是辛亥革命首義之地。别稱“江城”,得名于李白詩句“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科教與交通
全國三大科教基地之一,擁有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高校;作為“祖國立交橋”,京廣高鐵、滬漢蓉鐵路在此交彙。長江黃金水道和天河國際機場強化其樞紐地位。
注:以上信息綜合了多個來源,若需完整數據可參考權威政府發布。
武漢市是中國湖北省省會,也是全國重要的經濟、工業和交通樞紐城市。這個詞可以拆分為“武”和“漢”兩個字。其中,“武”字的部首是“歹”,筆畫數為8;“漢”字的部首是“水”,筆畫數為5。
“武漢市”這個詞的來源比較有趣。最初,在三國時期,武昌和漢陽兩個地方分别是吳國和蜀國的領地。南北朝時期,隨着魏國統一了吳國和蜀國的領土,武昌和漢陽合稱為“武漢”。而“市”字表示是一個地方行政單位,所以兩者合在一起就成為“武漢市”。
在繁體字中,“武漢市”這個詞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是有一些差異的。以“武”字為例,在古代字典中,它的寫法可能是褒義的“戈”加上“無”;或者是“戈”加上“止”。而“漢”字的古代寫法是由“水”加上“氏”組成。
以下是一些關于“武漢市”的例句:
根據“武漢市”的意思,可以進行一些相關的詞彙組合:
與“武漢市”相關的近義詞有“漢口”、“江城”。
“武漢市”的反義詞是“非武漢市”或者“非湖北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