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橫征的意思、橫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橫征的解釋

濫征稅捐。 明 陳汝元 《金蓮記·構釁》:“百姓嗷嗷苦橫征,廟堂誰復問蒼生。” 清 納蘭性德 《渌水亭雜識》卷二:“ 萬曆 末年,上司恐州縣橫征,揭牓令民納至八分,不許復納。”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橫征”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héng zhēng(注音:ㄏㄥˊ ㄓㄥ),指濫征稅捐的行為,通常帶有對統治者或官府過度征收賦稅的批判意味。

詳細釋義:

  1. 基本含義
    指官府以不公正或暴虐的方式過度征收稅賦,常見于描述古代苛政。例如明代陳汝元在《金蓮記·構釁》中寫道:“百姓嗷嗷苦橫征,廟堂誰復問蒼生。”

  2. 曆史背景
    清代納蘭性德在《渌水亭雜識》中記載:“萬曆末年,上司恐州縣橫征,揭牓令民納至八分,不許復納”,反映了當時政府試圖限制濫征稅捐的措施。

  3. 相關成語

    • 橫征暴斂:強調暴虐、殘酷的征收行為。
    • 橫征苛役:指苛捐雜稅與嚴酷的徭役(讀音為hèng zhēng kē yì,出自清·陳天華《中國革命史論》)。

用法示例:

如需更多例句或文獻出處,可參考漢典、詩詞古文網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橫征的意思

《橫征》是一個漢語詞組,表示強制性地征收財政收入或稅款的行為。

拆分部首和筆畫

《橫征》的兩個字的部首分别是木和彳,拆解出來分别是從左邊的橫着的橫杠和從右邊的豎着的橫杠。關于筆畫數,第一個字“橫”有15畫,第二個字“征”有9畫。

來源與繁體

《橫征》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時候,國家需要大量財政收入來維持國家的運轉和發展,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有時候會采取強制性的手段,向人民征收額外的稅款或財政收入,這就是“橫征”。

在繁體字中,“橫征”依然以「橫徵」的形式存在。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形狀和現在稍有不同,所以“橫征”在古時候的寫法也有所不同。比如,“橫”字的許多古時候寫法中,垂直的豎杠是連續的,沒有橫着的橫杠。

例句

1. 政府為了籌集資金,不得已橫征了一筆稅款。

2. 這次橫征的政策引起了廣大市民的不滿。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
- 橫行征收
- 征收財政
- 橫征暴斂
- 橫征壓稅

近義詞:
- 強制征收
- 強行收取

反義詞:
- 自願捐贈
- 無償贈予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