瀾滄江的意思、瀾滄江的詳細解釋
瀾滄江的解釋
[Lancang jing River] 中國西南地區大河,發源于青海唐古拉山,流經西藏,在雲南省西雙版納南部出境,改稱湄公河,為老撾、緬甸的界河,并流經柬埔寨,在越南南部入南海。全長4180公裡,中國部分長2613公裡,流域面積16.5萬平方公裡
詞語分解
- 瀾的解釋 瀾 (瀾) á * 浪:波瀾。 筆畫數:; 部首:氵; 筆順編號:
- 滄江的解釋 江流;江水。以江水呈蒼色,故稱。 南朝 梁 任昉 《贈郭桐廬》詩:“滄江路窮此,湍險方自茲。” 唐 陳子昂 《群公集畢氏林亭》詩:“ 子牟 戀魏闕,漁父愛滄江。” 明 張含 《己亥秋月寄楊升庵
網絡擴展解釋
瀾滄江是亞洲重要的國際河流,其名稱和地理特征具有豐富的含義。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名稱來源與含義
- 藏語名稱:在西藏境内被稱為“紮曲”(藏語:རྫ་ཆུ་),意為“月亮河”或“獐子河”。
- 漢語名稱:“瀾滄”一詞暫無明确漢語釋義,但可能與曆史音譯或當地民族語言相關。部分低權威性來源提到白語中的“你們唱”釋義,但未被主流資料采納。
二、地理特征
- 發源與流向:發源于青海省唐古拉山脈(海拔5,200-5,514米),自北向南流經西藏、雲南,出境後稱湄公河,最終注入南海。
- 長度與流域:
- 總長度約4,880-4,909公裡(含湄公河段),居世界第六、亞洲第三;
- 中國境内段長2,161-2,613公裡,流域面積16.5萬平方公裡。
- 地貌特點:上遊為高山峽谷,中遊橫斷山脈段水流湍急,下遊地勢漸緩,形成峽谷與平壩相間地貌。
三、流經區域與國際意義
- 國内流經:青海、西藏、雲南三省,于西雙版納勐臘縣出境。
- 國際延伸:出境後流經緬甸、老撾、泰國、柬埔寨、越南,是東南亞最大的國際河流,被稱為“東方多瑙河”。
四、文化與經濟價值
- 生态意義:滋養中國西南及東南亞多國,支撐生物多樣性。
- 資源開發:水能資源豐富,建有多個水電站;同時是沿岸民族(如拉祜族)的文化象征。
五、數據差異說明
不同文獻對長度和流域面積的記載略有差異,主要因測量起點、分段方式不同所緻,以上數據為綜合高權威性來源的常見表述。
網絡擴展解釋二
瀾滄江
瀾滄江,是指位于中國西南地區的一條重要河流。它起源于青藏高原,流經雲南、西藏、緬甸等地,最終注入中國雲南省的怒江。該詞的意思是指澎湃奔湧的大江。
瀾滄江的拆分部首是水(氵)和長(長字旁)。其中,水作為部首,意味着與水相關。長字旁是表示長大、廣闊的意思。根據這兩個部首,可以推測出瀾滄江是一條長而寬闊、水勢湍急的江河。
瀾滄江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時候,瀾滄江的漢字寫法是瀾:氵關。其中,氵表示水,關表示關口,表示江水流動時穿過的峽谷或山口。後來,這個詞的寫法演變成了瀾晃。到了明代,瀾滄江的寫法又變成了現在的瀾滄。
從原始的簡化字到現代的繁體字,瀾滄江的寫法沒有太大的變化。
一些關于瀾滄江的例句:
- 瀾滄江是中國最大的出海河流之一。
- 瀾滄江水勢洶湧,急流滾滾。
- 瀾滄江的水源來自青藏高原。
一些和瀾滄江相關的組詞有:瀾滄江水域、瀾滄江流域、瀾滄江大橋等。
瀾滄江的近義詞可包括怒江、湄公河等。
瀾滄江的反義詞可能是較為平緩、不澎湃的江河。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