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鳑鲏的意思、鳑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鳑鲏的解釋

魚名。魚綱鯉科。體形跟鲫魚相似,比鲫魚小。眼有彩色光澤,背面淡綠色,略帶藍色的閃光,腹面銀白色。生活在淡水中,吃水生植物,卵産在蚌殼裡。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鳑鲏(pánɡ pí)是鯉形目鯉科鱊亞科魚類的統稱,屬小型淡水魚,體長3-15厘米。其名稱最早見于《爾雅·釋魚》“鱊,鳑魮”,晉代郭璞注稱“小魚也,似鲋子而黑,俗呼為魚婢,江東呼為妾魚”。

形态特征上,鳑鲏體側扁呈卵圓形,頭小吻短,口角具須1對。體被圓鱗,側線完全。體背青灰色,體側銀白微帶藍綠,具珍珠光澤,繁殖期雄魚眼虹膜紅色,臀鳍具彩色斑塊。

生态習性方面,鳑鲏多栖息于湖泊靜水區及池塘底層,雜食性,以藻類、浮遊生物為食。其繁殖方式特殊,雌魚通過産卵管将卵産于河蚌鰓腔内,幼魚在蚌體内發育,形成共生關系。

文化意涵層面,《本草綱目》記載其“冬間煮食補胃,與硫黃、砒石相反”。古詩詞中常以“鳑頭婢子”喻指卑微身份,如宋代陶谷《清異錄》載“鳑魮魚,俗呼為婢妾魚”。

現代研究顯示,鳑鲏對水質敏感,可作為環境指示物種。中國境内現存3屬23種,其中高體鳑鲏、中華鳑鲏為常見種,部分品種被《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列為易危物種。

網絡擴展解釋

鳑鲏(páng pí)是鯉形目鯉科鳑鲏亞科(鱊亞科)所屬魚類的通稱,又稱"四方皮""鏡魚""彩圓兒"。以下是關于該詞的詳細解釋:

一、生物學特征

  1. 形态特征

    • 體型:小型淡水魚,體長30-150毫米,側扁呈卵圓形或菱形,體高約為體長的1/4-1/2,腹部無棱。
    • 體色:背側淡綠色帶藍色光澤,腹面銀白色,雄魚生殖期具鮮豔婚姻色和彩虹狀縱紋。
  2. 分類與壽命

    • 包含鳑鲏屬、鱊屬和田中鳑鲏屬,性成熟期1年,壽命4-5年。

二、獨特繁殖習性

三、生态與食性

四、文化意義與别名

别人正在浏覽...

八陳暴發不和纏索扯常疇人抽心舍創觀吹風唿哨出言吐詞聰明黨舊動問鬥怪争奇敦化鳳绡分鏡官偪民反規重矩疊黑浸浸恒心混濛混堂檟楚将引減降奸憸藉子今雨新知俊喆狂談楞閃亮摩利建隆踴樓橹亂箭攢心履綦蒙魌鳴叫木人秾麗槃鼓噴吼起步親谒啟塗商算山蠻贍恤奢麗甚麼水蘇宋學坦氣绨缯拓殖外庸相接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