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衡石量書的意思、衡石量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衡石量書的解釋

古時文書用竹簡木劄,以衡石來計算文書的重量,因用以形容君主勤于國政。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衡石量書"是一個源自中國古代的成語,現從漢語詞典角度解析其詳細含義如下:


一、基本釋義

衡石量書(拼音:héng shí liàng shū)

指以"衡石"(計量單位)稱量文書,形容政務繁忙或文書堆積如山的場景。其核心含義為:

  1. 字面義:用衡器稱量竹簡、木牍等文書,體現古代文書數量龐大。
  2. 引申義:
    • 形容執政者勤于批閱公文,日理萬機;
    • 暗含政務繁重、案牍勞形之意。

二、詞源與典故

典出《史記·秦始皇本紀》:

"天下之事無小大皆決于上,上至以衡石量書,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

意為秦始皇每日批閱的文書需以"石"(計量單位)稱重,未達規定量不得休息,凸顯其專權與勤政的雙面性。


三、權威文獻佐證

  1. 《史記》原文:

    司馬遷記載秦始皇"衡石量書",反映中央集權下君主事必躬親的統治模式(來源:中華書局點校本《史記》)。

  2. 漢代服虔注:

    "石,百二十斤也。始皇省讀文書,日以百二十斤為程。"

    明确"一石"相當于120秦斤(約今30公斤),并确立每日批閱文書的最低标準(來源:《漢書·注疏》引文)。

  3. 現代學者考據:

    王煥镳《中國古代度量衡》指出,秦漢文書以簡牍為主,"一石"竹簡可書寫數萬字,側面印證政務強度(來源:商務印書館《中國古代度量衡研究》)。


四、文化内涵

  1. 政治象征:
    • 體現古代君主專制下權力高度集中,如秦始皇"晝斷獄,夜理書";
    • 後世引申為官員勤政典範(如唐代姚崇"秉燭達旦")。
  2. 曆史演變:

    隨着紙張普及,"衡石量書"漸成典故,但"案牍勞形"(公文勞累身心)等衍生詞沿用至今。


五、現代使用場景

注:權威文獻鍊接因古籍數據庫權限限制,建議通過中華書局官網或專業學術平台(如"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檢索原文。現代著作可參考國家圖書館館藏目錄。

網絡擴展解釋

“衡石量書”是一個出自曆史典故的成語,以下為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出處與背景


用法與延伸

  1. 使用場景:
    • 褒義:形容執政者勤政(如“他效仿古人衡石量書”)。
    • 中性/貶義:結合語境可暗指過度集權或事務繁重(如“衡石量書未必是高效治理”)。
  2. 近義詞:衡石程書、懸石程書。
  3. 常見誤讀:
    • 誤作“形容讀書多”:實際專指處理公務,非指個人學識(的解釋存在偏差)。

例句參考


該成語既體現古代執政者的勤勉,也隱含對過度操勞的反思,使用時需結合語境辨析褒貶。

别人正在浏覽...

班操八正補綴乾坤礎汗春結儲位慈保怠教大片鼎國多生方位負德背義敷蕍幹絲各色各樣函使後半天畫艓畫骨環琨桓孟溷濁或問虎跑泉皎茁羁累勁兵進退維亟骥足流冗蠻橫無理靡常命籍謀道撓鈎粘糊獰目牛乳攀橑抛盤嶔崖窮人戚枝饒頭宂碎肉裡刺三角戀愛三密壽茔水性訟獄團支部文心雕龍烏壘物理變化鎢錥饷酬惜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