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衡石量书的意思、衡石量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衡石量书的解释

古时文书用竹简木札,以衡石来计算文书的重量,因用以形容君主勤于国政。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衡石量书"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的成语,现从汉语词典角度解析其详细含义如下:


一、基本释义

衡石量书(拼音:héng shí liàng shū)

指以"衡石"(计量单位)称量文书,形容政务繁忙或文书堆积如山的场景。其核心含义为:

  1. 字面义:用衡器称量竹简、木牍等文书,体现古代文书数量庞大。
  2. 引申义:
    • 形容执政者勤于批阅公文,日理万机;
    • 暗含政务繁重、案牍劳形之意。

二、词源与典故

典出《史记·秦始皇本纪》: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

意为秦始皇每日批阅的文书需以"石"(计量单位)称重,未达规定量不得休息,凸显其专权与勤政的双面性。


三、权威文献佐证

  1. 《史记》原文:

    司马迁记载秦始皇"衡石量书",反映中央集权下君主事必躬亲的统治模式(来源:中华书局点校本《史记》)。

  2. 汉代服虔注:

    "石,百二十斤也。始皇省读文书,日以百二十斤为程。"

    明确"一石"相当于120秦斤(约今30公斤),并确立每日批阅文书的最低标准(来源:《汉书·注疏》引文)。

  3. 现代学者考据:

    王焕镳《中国古代度量衡》指出,秦汉文书以简牍为主,"一石"竹简可书写数万字,侧面印证政务强度(来源:商务印书馆《中国古代度量衡研究》)。


四、文化内涵

  1. 政治象征:
    • 体现古代君主专制下权力高度集中,如秦始皇"昼断狱,夜理书";
    • 后世引申为官员勤政典范(如唐代姚崇"秉烛达旦")。
  2. 历史演变:

    随着纸张普及,"衡石量书"渐成典故,但"案牍劳形"(公文劳累身心)等衍生词沿用至今。


五、现代使用场景

注:权威文献链接因古籍数据库权限限制,建议通过中华书局官网或专业学术平台(如"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检索原文。现代著作可参考国家图书馆馆藏目录。

网络扩展解释

“衡石量书”是一个出自历史典故的成语,以下为详细解释:

基本释义


出处与背景


用法与延伸

  1. 使用场景:
    • 褒义:形容执政者勤政(如“他效仿古人衡石量书”)。
    • 中性/贬义:结合语境可暗指过度集权或事务繁重(如“衡石量书未必是高效治理”)。
  2. 近义词:衡石程书、悬石程书。
  3. 常见误读:
    • 误作“形容读书多”:实际专指处理公务,非指个人学识(的解释存在偏差)。

例句参考


该成语既体现古代执政者的勤勉,也隐含对过度操劳的反思,使用时需结合语境辨析褒贬。

别人正在浏览...

八关斋北面冰丝弦鉢昙摩罗伽大宝伯远帖尘世出语丛繁存诚大好河山旦夕之危达顺大嚣德辉钝屯飞烟妇女运动服着宫房恭肃麾下徽猷疆里嘉气诫世九惠绝粒据旅距言埳坷枯瘁蜡绢老空人粮秣龙戟轮渡罗帕摹临酿造泥铛沤子潜鳃诮讪晴美屈一指仁弟三居闪榆水部水辗顺口丝抹填纳逖听遐视通替棺豚胁慰绥蚊树仙霞岭险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