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或問的意思、或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或問的解釋

文體的一種。用問答體以說明論點。多用于書名。 宋 朱熹 《<中庸章句>序》:“且記所嘗論辯取舍之意,别為《或問》,以附其後。”《四庫全書總目·四書一·四書或問》:“《四書或問》三十九卷, 宋 朱子 撰。 朱子 既作《四書章句集注》,復以諸家之説紛錯不一,因設為問答,明所以去取之意,以成此書。”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或問”是一個古漢語中常見的表達結構,具有特定的語義和語用功能,主要出現在經典注疏、論辯文體和學術問答中。其核心含義和用法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闡釋:

  1. 字面結構與基本含義:

    • “或”: 此處作無定代詞使用,意為“有人”、“有的人”或“某人”,并非表示選擇的連詞“或者”。它指代一個不确定的發言者或提問者。
    • “問”: 意為“提問”、“發問”。
    • 合義: “或問”直譯為“有人問”,表示假托某人(或泛指他人)提出問題。這是一種常見的設問方式,用于引出下文要讨論或辯駁的觀點或議題。其功能類似于現代漢語中的“有人可能會問…”或“設問…”。來源:《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對“或”作為無定代詞的釋義;王引之《經傳釋詞》對“或”用法的考證。
  2. 用法與功能:

    • 引出問題: 這是“或問”最核心的功能。作者通過“或問”引入一個可能存在的疑問、異議或需要進一步闡釋的觀點,作為自己展開論述的起點。例如在注釋經典時,常用“或問”提出對經文的不同理解或疑難。
    • 設靶辯駁: 在論辯性文章中,“或問”常用來提出一個需要批駁的論點(即“設靶子”),然後作者進行反駁或澄清。這有助于深化論證,使觀點更具針對性。
    • 自問自答: 雖然字面意思是“有人問”,但在實際文本中,這個“問”往往是作者自己設計的,目的是通過問答的形式更清晰、更有層次地闡述自己的見解。這是一種修辭策略。
    • 謙遜表達: 使用“或問”而非直接陳述問題,有時也帶有一種謙遜的意味,暗示問題并非作者獨創或強加,而是代表了一種普遍存在的疑問。來源:曆代典籍(如《論語》注疏、《朱子語類》等)中“或問”的實際用例分析;古代文體學研究(如論辯文、問答體)。
  3. 作為一種文體形式:

    • 曆史上,“或問”還發展成為一種特定的問答體著述體裁。最著名的例子是南宋朱熹的《四書或問》。在這類著作中:
      • 作者系統地預設(或收集) 了關于某部經典(如《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的諸多疑問。
      • 以“或問”的形式将這些問題列出。
      • 然後逐一進行詳細的解答和闡釋。
    • 這類“或問”體著作旨在補充和深化對主體注釋(如朱熹的《四書章句集注》)的理解,解決讀者可能産生的困惑,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來源:朱熹《四書或問》序跋及内容體例;《中國古籍善本書目》對“或問”類著作的著錄。
  4. 演變與影響:

    • “或問”的表達方式和文體形式在後世被廣泛沿用,尤其在經學、理學著作和學術筆記中非常常見。明清時期的學者在注解經典或闡述個人思想時,也常采用“或問”體或在其行文中使用“或問”引出問題。來源:清代學者(如毛奇齡、方苞等)著作中對“或問”體的運用;《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對相關著作的評述。

“或問”在漢語詞典學和古典文獻語境中,核心含義是“有人問”。它既是一種修辭性的設問表達,用于在論述中引出問題、設靶辯駁或自問自答;也發展成為一種特定的問答體著述體裁(如朱熹《四書或問》),用于系統解答關于經典的疑難問題。其關鍵在于“或”作為無定代詞指代不确定的提問者,是古人進行學術讨論和思想闡述的一種重要方式。

網絡擴展解釋

“或問”是一個源自古代漢語的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有所區别,主要可從以下兩個層面理解:

一、作為動詞短語的用法

在文言文中,“或”可表示“有人”“有時”或“或許”,因此“或問”字面可理解為“有人問”“有時問”或“或許問”。這種用法常見于古代文獻中,用于引出問題或讨論。例如:

二、作為文體的專稱

“或問”更重要的含義是一種文體形式,特指通過問答體來闡明論點的著作體裁,多用于書名。例如:

現代使用情況

當代漢語中,“或問”的動詞用法已較少見,主要作為學術術語指代古代文體,或用于特定文化場景(如仿古文章、哲學讨論)。例如在古籍研究中,常提到《中庸或問》《大學或問》等經典注釋類書籍。

需根據語境判斷其含義——若為獨立短語,多表示提問行為;若出現在書名或學術讨論中,則指問答體著作。

别人正在浏覽...

寶瓶座迸瀑逼人部門不穩便成任城署陳舊寸利必得錯位抵堮挏馬酒鹗章奉命縫紩革濁嗥嗥呵吓黃要輝點活達湖绉缣纩撿洋落兒交感教職員工解騎舊迹寄味疾響局察蹶陰口調揆席耒耨六要門表迷你裙奶娘女神排棄蟠桃嘉會前後樵人清白青絇榷會什麼時候事奉水裩肆瘗思韻邃理譚腿韬力跳繩同語無功受祿相吵析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