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函使的意思、函使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函使的解釋

[mailman;postman] 傳遞官府信件的官差,今郵差的前身

函使報信。——清· 袁枚《祭妹文》

詳細解釋

古時傳遞書信、文件的人。《北齊書·神武帝紀上》:“ 神武 自隊主轉為函使,嘗乘驛過 建興 。”《資治通鑒·梁武帝天監十八年》:“﹝ 高歡 ﹞始有馬,得給鎮為函使。” 胡三省 注:“凡書表皆函封,函使者,使奉函詣 京師 也。” 範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二編第六章第四節:“ 高歡 家貧,在 平城 服役,富家 婁氏 女愛他美貌,嫁給了他。 高歡 因此有馬,得充函使。”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函使”是古代對信使的特定稱謂,其含義在不同曆史時期有所演變,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定義

指傳遞官府信件或文件的專職人員,相當于現代郵差的前身。該詞最早見于《北齊書》,如“神武自隊主轉為函使”(《北齊書·神武帝紀上》),說明其職能與文書傳遞直接相關。

二、曆史演變

  1. 北魏軍鎮屬官
    作為通信軍官名稱,隸屬軍鎮系統,負責将文書函件呈送京師,職位介于軍主與隊主之間。《資治通鑒》胡三省注提到:“凡書表皆函封,函使者,使奉函詣京師也”,印證其軍事通信職能。

  2. 後世職能擴展
    逐漸演變為普通官府信差,如清代袁枚《祭妹文》中“函使報信”即指普通郵遞員。

三、職責特點

四、現代關聯

該詞現多用于曆史文獻或文學作品中,例如:“一加手機的虛拟邀請函使發布會充滿迷離色彩”(例句),此處為比喻用法,體現詞語的延伸意涵。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具體案例,可查閱《北齊書》《資治通鑒》相關章節,或袁枚《小倉山房文集》。

網絡擴展解釋二

《函使》的意思

《函使》是一個成語,指代通過信函傳遞消息或委派人去傳達信息。函表示信函,使表示派遣、使喚。

拆分部首和筆畫

《函使》的拆分部首為冖(mì)和亻(rén),共有12畫。

來源

《函使》最早出現在《史記·項羽本紀》中:“楚急攻,則令陳馀及枚乘往說楚急攻;或使人持刀擊皇後而親萬人;或自以書戰士烏王平。”後來逐漸成為常用的成語。

繁體

《函使》的繁體為「函使」。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函使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總體上保留了現代字形的主要結構和意義。

例句

1. 他特地派了一名特使來華傳遞函使。

2. 别忘了用函使告訴他我們的計劃。

組詞

函報、函電、函授

近義詞

書信代傳、書函傳達

反義詞

面談、當面傳達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