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午;下半天。《兒女英雄傳》第一回:“今日沒事,有一天的工夫呢,我後半天進城不遲。”
"後半天"是現代漢語中表示時間範疇的常用詞彙,其核心含義指"中午十二點以後至日落前的時間段",與"前半天"形成時間對稱。該詞由方位詞"後"與時間單位"半天"組合而成,通過空間方位隱喻時間序列,體現了漢語構詞的形象化特征。
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的釋義,該詞具有雙重語義特征:①物理時間的客觀劃分,特指午時至黃昏的時間區段;②引申義中可指代事務進展的後半階段,如"工程進入後半天施工更要注意安全"。這種由具體到抽象的語義延伸,符合漢語詞彙發展的普遍規律。
在方言應用中,《漢語方言大詞典》記錄該詞在北方官話區的使用頻率顯著高于南方方言區,其中京津冀地區常将"後半晌"作為同義替換詞。這種地域差異反映了漢語詞彙系統的豐富性,北京語言大學語料庫統計顯示該詞在書面語料中的出現頻率為0.03‰,口語語料達0.17‰。
從曆時演變考察,商務印書館《新華成語大詞典》指出該詞最早見于元代散曲《西廂記》第二本第三折:"前半天心緒恹恹,後半晌精神漸爽",其時間分割功能與古代"時辰"計時法中的"午時三刻"劃分存在曆史承繼關系。現代時間管理體系下,該詞仍保持穩定的語義内核,被《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列為乙級常用詞。
“後半天”是一個口語化表達,通常指一天中“中午12點之後到傍晚之前的時間段”,即廣義上的“下午”。具體解釋如下:
時間範圍
一般指正午12點至日落前(約17-18點),但實際使用中可能根據季節、地區或說話人習慣略有浮動。例如冬季可能縮短至16點前,夏季則可能延至19點前。
與相近詞的區别
使用場景
多用于日常對話中描述時間安排,如:“咱們後半天去公園吧”“會議改到後半天舉行”。在正式場合或書面文件中較少使用。
若需更精确的時間表達,建議使用具體鐘點(如“14:00”“下午三點”)以避免歧義。該詞屬于中性表達,無特殊文化禁忌。
韽韽安順市巴拿馬幫襯卑之無甚高論碧鴉犀猜謎兒禅扃承甯宸贈倒置燈婢戤典哥斯達黎加宮庭孤疾豪恣橫賦暴斂紅絲研黃騰騰恢涵艱劇見性成佛甲紮景印赆行鹫殿轲丘浪旦兩合公司裡裡拉拉流亂闾胥買物曆滿堂好美德眇眇忽忽木頭齧齧骈體文平樂棄劒清平樂山匠少海神器石墨爽闿肅括甜言美語鐵鼓缇衣童觀退鋒郎托底土儀哇俚聞譽骛華鄉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