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陸的意思、北陸的詳細解釋
北陸的解釋
(1).北方之地。 北周 庾信 《枯樹賦》:“東海有白木之廟,西河有枯桑之社,北陸以楊葉為關,南陵以梅根作冶。” 倪璠 注:“北陸,北方之地也。” 唐 楊炯 《大唐益州大都督府新都縣學先聖廟堂碑文》:“每至南方二月,草樹華滋,北陸三秋,風煙搖落;莫不列蘋繁於上席,行禮敬於質明,奠椒桂於中尊,敬神明於如在。”
(2).即虛宿。位在北方,為二十八宿之一。《左傳·昭公四年》:“古者日在北陸而藏冰。” 孔穎達 疏:“日在北陸,為 夏 之十二月也。十二月,日在玄枵之次……於是之時,寒極冰厚,故取而藏之也。”《爾雅·釋天》:“玄枵,虛也;顓頊之虛,虛也。北陸,虛也。” 郭璞 注:“虛星之名凡四。”《漢書·律曆志下》:“是故日行北陸謂之冬。”
(3).指夏曆十二月或冬天。 唐 劉禹錫 《上門下裴相公啟》:“授鉞於西顥之半,策勳於北陸之初。” 宋 王禹偁 《火星中而寒暑退賦》:“至若北陸兇殘,人斯鮮懽,層冰飛雪以俱至,挾纊重裘而圖安。” 清 姚鼐 《感春雜詠》之三:“北陸既藏冰,西宅復寅餞。”
詞語分解
- 北的解釋 北 ě 方向,早晨面對太陽,左手的一邊,與“南”相對:北方。北辰(古書指北極星)。北上(古代以北為上,後指去本地以北的某地,與“南下”相對)。北極星(出現在天空北部的一顆亮星,人常靠它辨别方向)。北國
- 陸的解釋 陸 (陸) ù 高出水面的土地:陸地。大陸。 隨從的樣子:陸陸續續。 跳躍:“……翹足而陸,此馬之真性也”。 〔陸離〕a.色彩繁雜,如“斑駁陸陸”;b.長( 姓。俷 ),如“帶長铗之陸陸兮,冠切雲之崔
網絡擴展解釋
“北陸”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1.地理概念
- 北方之地:泛指中國北方或位于北方的區域。例如北周庾信《枯樹賦》中提到的“北陸以楊葉為關”,即指北方地域的關隘。
- 日本北陸道:特指日本本州島中部瀕臨日本海的地帶,包括新潟、富山、石川等縣。
2.天文星象
- 虛宿:為二十八宿之一,屬北方玄武七宿的第四宿,對應現代星座中的水瓶座和小馬座。《左傳·昭公四年》記載“日在北陸而藏冰”,即以虛宿位置标志冬季藏冰的時節。
3.時間指向
- 指代冬季或十二月:古代以太陽運行至北陸(虛宿)時為嚴冬,故“北陸”成為冬季或農曆十二月的代稱。例如唐代劉禹錫詩句“策勳於北陸之初”,即描述冬季初期。
4.其他延伸
- 文學意象:常與冰雪、寒冷關聯,如宋代王禹偁《火星中而寒暑退賦》中“北陸兇殘”形容冬季的酷寒。
- 姓名寓意:現代偶爾用作人名,取“北方遼闊之地”或“堅韌”的象征意義。
補充說明
需注意,個别非權威資料提到“北陸”指北歐國家(如),但此說法未見于傳統文獻和主流地理定義,建議謹慎采納。如需更專業的天文或曆史考據,可參考《爾雅》《漢書》等古籍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北陸(běi lù)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北(běi)和陸(lù)。
北(běi)是一個漢字部首,表示方向中的北方。它由包圍圈加上一條豎線構成,總共有2畫。
陸(lù)是一個漢字部首,表示陸地。它由包圍圈和三條橫線構成,總共有6畫。
《北陸》一詞源于古代的地理概念,指的是北方的陸地地域。在現代漢語中,它常用來形容指向北方的地方或與北方有關的事物。
關于北陸的漢字寫法,古時候寫法多有變化,但主要特點仍是由北和陸兩個部分組成。
繁體字形式中,北字的寫法基本與簡體字相同。陸字在繁體中為陸,字形稍有差異,但大緻保持了原有的形态特點。
以下是一些關于北陸的例句:
1. 這個城市位于北陸地區,氣候寒冷。
2. 他的目的地是北陸的一個小村莊。
一些相關的詞語有:
1. 北方:與北陸概念相似,指的是指向北方的地域。
2. 大陸:指的是指向海洋的陸地地域,與北陸有所區别。
至于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則需根據具體語境來确定,北陸作為一個詞語本身常不與其他詞組合。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