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北陸的意思、北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北陸的解釋

(1).北方之地。 北周 庾信 《枯樹賦》:“東海有白木之廟,西河有枯桑之社,北陸以楊葉為關,南陵以梅根作冶。” 倪璠 注:“北陸,北方之地也。” 唐 楊炯 《大唐益州大都督府新都縣學先聖廟堂碑文》:“每至南方二月,草樹華滋,北陸三秋,風煙搖落;莫不列蘋繁於上席,行禮敬於質明,奠椒桂於中尊,敬神明於如在。”

(2).即虛宿。位在北方,為二十八宿之一。《左傳·昭公四年》:“古者日在北陸而藏冰。” 孔穎達 疏:“日在北陸,為 夏 之十二月也。十二月,日在玄枵之次……於是之時,寒極冰厚,故取而藏之也。”《爾雅·釋天》:“玄枵,虛也;顓頊之虛,虛也。北陸,虛也。” 郭璞 注:“虛星之名凡四。”《漢書·律曆志下》:“是故日行北陸謂之冬。”

(3).指夏曆十二月或冬天。 唐 劉禹錫 《上門下裴相公啟》:“授鉞於西顥之半,策勳於北陸之初。” 宋 王禹偁 《火星中而寒暑退賦》:“至若北陸兇殘,人斯鮮懽,層冰飛雪以俱至,挾纊重裘而圖安。” 清 姚鼐 《感春雜詠》之三:“北陸既藏冰,西宅復寅餞。”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北陸”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1.地理概念

2.天文星象

3.時間指向

4.其他延伸

補充說明

需注意,個别非權威資料提到“北陸”指北歐國家(如),但此說法未見于傳統文獻和主流地理定義,建議謹慎采納。如需更專業的天文或曆史考據,可參考《爾雅》《漢書》等古籍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北陸(běi lù)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北(běi)和陸(lù)。 北(běi)是一個漢字部首,表示方向中的北方。它由包圍圈加上一條豎線構成,總共有2畫。 陸(lù)是一個漢字部首,表示陸地。它由包圍圈和三條橫線構成,總共有6畫。 《北陸》一詞源于古代的地理概念,指的是北方的陸地地域。在現代漢語中,它常用來形容指向北方的地方或與北方有關的事物。 關于北陸的漢字寫法,古時候寫法多有變化,但主要特點仍是由北和陸兩個部分組成。 繁體字形式中,北字的寫法基本與簡體字相同。陸字在繁體中為陸,字形稍有差異,但大緻保持了原有的形态特點。 以下是一些關于北陸的例句: 1. 這個城市位于北陸地區,氣候寒冷。 2. 他的目的地是北陸的一個小村莊。 一些相關的詞語有: 1. 北方:與北陸概念相似,指的是指向北方的地域。 2. 大陸:指的是指向海洋的陸地地域,與北陸有所區别。 至于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則需根據具體語境來确定,北陸作為一個詞語本身常不與其他詞組合。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