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逋貸的意思、逋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逋貸的解釋

(1).借貸官物,逃匿不還。《漢書·武帝紀》:“諸逋貸及辭訟在 孝景 後三年以前,皆勿聽治。” 顔師古 注:“久負官物亡匿不還者,皆謂之逋。”

(2).指借貸官物拖欠不還。 漢 荀悅 《漢紀·成帝紀二》:“賜……鰥寡孤獨高年帛,逋貸不入者勿收。”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逋貸”的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1. 借貸官物,逃匿不還
    指從官方借取財物後逃避償還責任,帶有隱匿行蹤的行為性質。例如《漢書·武帝紀》提到“諸逋貸及辭訟在孝景後三年以前,皆勿聽治”,顔師古注釋稱“久負官物亡匿不還者,皆謂之逋”,即強調“逋”的逃避屬性。

  2. 拖欠官物不還
    指借貸官方財物後長期拖延歸還,未達到隱匿程度。這一含義更側重于時間上的延遲,而非徹底逃避。

二、結構與來源

三、現代應用

“逋貸”屬于古漢語詞彙,現代語境中較少使用,多出現在曆史研究或古籍解讀中。其核心含義可概括為“對官方債務的逃避或拖延”。

提示:若需進一步了解古代法律術語或相關案例,可參考《漢書》等史籍記載。

網絡擴展解釋二

《逋貸》這個詞的意思是指逃避債務或者拖延償還債務的行為。它由兩個部首組成:辶和貝。辶表示行走的意思,貝表示財富的意思。逋的拆分部首和筆畫分别為辶和蔔,共計5畫;貸的拆分部首和筆畫分别為貝和弋,共計6畫。 《逋貸》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時候,人們用各種方式進行財物的往來,其中借貸關系也是很常見的。隻是以前的貸款方式沒有現代那麼規範,很容易出現一方逃避償還債務的情況,因此才有了《逋貸》這個詞的存在。 在繁體字中,逋的寫法為逋,貸的寫法為貸。 這個詞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并不完全相同。逋的古代寫法為辶+蔔,貸的古代寫法為貝+。 一些例句可以用來說明《逋貸》的用法: 1. 他不斷地逋貸,給債權人帶來了很大的損失。 2. 這家公司曾經逋貸成為行業内的公敵。 一些與《逋貸》相關的組詞包括債務、債主、借款等。 近義詞可以是逃債,反義詞可以是償債。 希望以上内容是你關于《逋貸》這個詞所需的信息。如有其他問題,請隨時告訴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