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北陆的意思、北陆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北陆的解释

(1).北方之地。 北周 庾信 《枯树赋》:“东海有白木之庙,西河有枯桑之社,北陆以杨叶为关,南陵以梅根作冶。” 倪璠 注:“北陆,北方之地也。” 唐 杨炯 《大唐益州大都督府新都县学先圣庙堂碑文》:“每至南方二月,草树华滋,北陆三秋,风烟摇落;莫不列苹繁於上席,行礼敬於质明,奠椒桂於中尊,敬神明於如在。”

(2).即虚宿。位在北方,为二十八宿之一。《左传·昭公四年》:“古者日在北陆而藏冰。” 孔颖达 疏:“日在北陆,为 夏 之十二月也。十二月,日在玄枵之次……於是之时,寒极冰厚,故取而藏之也。”《尔雅·释天》:“玄枵,虚也;顓頊之虚,虚也。北陆,虚也。” 郭璞 注:“虚星之名凡四。”《汉书·律历志下》:“是故日行北陆谓之冬。”

(3).指夏历十二月或冬天。 唐 刘禹锡 《上门下裴相公启》:“授鉞於西顥之半,策勋於北陆之初。” 宋 王禹偁 《火星中而寒暑退赋》:“至若北陆兇残,人斯鲜懽,层冰飞雪以俱至,挟纊重裘而图安。” 清 姚鼐 《感春杂咏》之三:“北陆既藏冰,西宅復寅饯。”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北陆”一词在汉语中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均具有深厚的文化渊源和典籍依据:

一、天文历法中的星次名称

指二十八宿中虚宿和危宿所在的区域,是古代中国天文学“十二星次”之一,对应十二地支的“亥”。

这一含义最早见于《左传·昭公四年》:“古者日在北陆而藏冰。” 杜预注:“北陆,虚也。” 意指太阳运行至北陆星次(虚宿)时正值冬季藏冰的时节。北陆因此成为冬季或冬至时节的代称,常见于古代天文历法文献及诗词歌赋中,如唐代骆宾王《在江南赠宋五之问》诗:“温辉凌爱日,壮气惊寒水……揆物知幽赞,铭勋表圣衷。悬刀双阙北,鸣玉九霄东。霜歇兰犹败,风多木屡摧……北陆冰初结,南宫漏更长。” (《汉语大词典》释义)

二、地理方位上的泛指

指中国北方广袤的土地或地域,尤指黄河以北、长城内外区域。此义项源于古代“陆”字可指高平之地,故“北陆”与“南溟”相对,象征北方疆域。

文化引申

因北陆星次主冬,故在文学作品中常借指严寒、萧瑟的北方景象或氛围,成为重要的文化意象。如唐代王勃《守岁序》:“玉琯移灰,光风属艳……月轮悬汉,珠斗映槐……铜浑则火德将谢,玉律则金气方凝……北陆乘权,玄英应候。” 即以“北陆”喻指严冬。

权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
  2. 《辞源》(商务印书馆修订本)
  3. 《中国古代天文历法》(陈久金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北陆”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多重含义,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1.地理概念

2.天文星象

3.时间指向

4.其他延伸

补充说明

需注意,个别非权威资料提到“北陆”指北欧国家(如),但此说法未见于传统文献和主流地理定义,建议谨慎采纳。如需更专业的天文或历史考据,可参考《尔雅》《汉书》等古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隘狷抱屈豹髓不度嶒崚城署大众社会电驰典刑顶笔敦风厉俗峨髻丰暇豫扶盖附録父天伉直贵手还假汉高祖涵涵鹪巢蚊睫徼巡极卜兢危金角绩効刻意经营酷痛刘卢緑叶成阴孊嫚谜面哪能乜乜踅踅穷折戚施躯貌日暮道远三折扫瞄讪毁神致史翰世利疏缪损人唆讼天崩地解天策上将停滀停滞退恧伪君子现代戏香蕙掀擢小海唱霞石斜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