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潔白潤澤的皮膚。 晉 王嘉 《拾遺記·燕昭王》:“王即位二年, 廣延國 來獻善舞者二人,一名 旋娟 ,一名 提嫫 ,并玉質凝膚,體輕氣馥。” 南朝 宋 鮑照 《學古》詩:“凝膚皎若雪,明浄色如神。” 南朝 梁 沉約 《少年新婚為之詠》:“裾開見玉趾,衫薄映凝膚。”
“凝膚”是一個古典文學中形容肌膚狀态的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指潔白潤澤的皮膚,常用于描繪女性肌膚的細膩與光潔。
部分資料提到“凝膚”含“面色紅潤”之意,但主要文獻仍以“潔白潤澤”為核心。
意思:《凝膚》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指使肌膚緊繃、光滑而有光澤。
拆分部首和筆畫:《凝膚》由部首“幾”和“聿”組成,部首“幾”表示物體的形态,筆畫數為2;而部首“聿”表示寫字的工具,筆畫數為17。
來源:《凝膚》一詞最早出現在《莊子·達生》篇中:“夫豢龍者凝膚之神人。”意為馴養龍的人,能使皮膚變得光滑、緊繃,顯示出非凡的能力。
繁體:繁體字為「凝膚」。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漢字《凝膚》的寫法可能會稍有差異,但總體來說,凝和膚的部分沒有太大的變化。
例句:他使用了這些化妝品,讓他的肌膚凝膚光滑如嬰兒一般。
組詞:凝固、凝視、凝望、凝聚、凝結。
近義詞:煥膚、潤膚、滋潤、使皮膚光滑。
反義詞:皺紋、松弛、粗糙、幹燥。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