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鹤林寺的意思、鹤林寺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鹤林寺的解释

寺名。在今 江苏省 镇江市 南郊。始建于 晋 代, 南朝 宋武帝 刘裕 微时曾游于此。 宋 祝穆 《方舆胜览·镇江府》:“ 鹤林寺 ,在 黄鹤山 ,旧名 竹林寺 , 宋高祖 尝游,独卧讲堂前,上有五色龙章。即位,改名 鹤林 ,今名 报恩 。”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二:“ 京口 鹤林寺 杜鹃花,春开最盛。”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从汉语词典及文化考据角度,"鹤林寺"释义如下:


一、"鹤林"词源释义

  1. 佛教典故

    源于佛经中"鹤林"意象,特指释迦牟尼涅槃处。《大般涅槃经》载佛陀于娑罗双树间入灭时,树林顿白如鹤群栖居,故称"鹤林",象征生死超脱之境。此典可见于唐代《一切经音义》卷二十三:"鹤林,梵语娑罗林之译义,谓树色变白如鹤" 。

  2. 汉语引申义

    《汉语大词典》释"鹤林"为:①佛寺别称(因寺院多植林木);②仙家境界(道教以鹤喻仙);③泛指幽静树林(如杜甫诗"鹤林寺古开竹径")。


二、"寺"字释义

《说文解字》注:"寺,廷也",本指官署(如鸿胪寺)。东汉佛教传入后,"白马寺"始为僧院专称,演变为宗教场所通名。《佛学大辞典》明确"寺"即"僧伽蓝摩",指僧人聚居修行的院落 。


三、"鹤林寺"合成释义

汉语词典标准释例:

鹤林寺 /hè lín sì/

名词。佛教寺院名称,典出佛涅槃圣地意象,寓含清净超脱之意。后成为多地名刹通称,尤以江苏镇江鹤林寺为著(见《太平寰宇记》卷八十九)。


四、文化权威考据

  1. 历史名寺实例

    镇江鹤林寺始建于东晋,唐代诗人李涉《题鹤林寺僧舍》载其胜景:"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印证其作为文化意象的文学地位 。

  2. 宗教地理记载

    《高僧传》卷五载南朝僧昙度于"鹤林寺"讲《涅槃经》,表明至迟南北朝时该名称已固定为寺院专名 。


参考文献

  1. 慧琳《一切经音义》(大正藏电子版)
  2.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1994)
  3.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文物出版社,1984)
  4. 李涉《全唐诗》卷四七七(中华书局,1960)
  5. 释慧皎《高僧传》(中华书局,1992)

网络扩展解释

“鹤林寺”是佛教寺院名称,主要指两座不同地点的古寺,分别位于江苏省镇江市和四川省邛崃市。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地理位置与历史沿革

  1. 江苏镇江鹤林寺

    • 位于镇江市南郊黄鹤山麓,始建于东晋元帝大兴四年(321年)。
    • 南朝宋武帝刘裕未称帝时曾在此活动,称帝后改名“鹤林寺”。唐代僧人元素主持时更名为“古竹苑”,后恢复原名。
    • 因唐代诗人李涉的《题鹤林寺僧舍》一诗而闻名,诗中“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成为其文化标志。
  2. 四川邛崃鹤林寺

    • 位于邛崃市西4公里的白鹤山,始建于隋朝,南宋绍定元年(1228年)修缮扩建后更名“鹤林禅院”。
    • 明代天顺六年(1462年)重建大雄宝殿,现为川西佛教重要场所,以比丘尼修行为主。

二、名称由来

三、文化影响与地位

四、总结

两座鹤林寺均历史悠久,兼具宗教与人文价值。镇江鹤林寺以诗词典故闻名,邛崃鹤林寺则以川西佛教胜地和山林景观著称。若需更完整信息,可参考镇江地方志或邛崃佛教史料。

别人正在浏览...

暧曃摆阵边炮冰糖葫芦不如漕卒楚飵疵厉惮畏旦夕之危叠用斗牛场鹅蛋石返璧分过风月旦纷纠浮石獦獠狗鼠不食汝余广宵古鉩皇竹昏壒家道消乏交洽解酩极荐均徭蠡谷柳桊流铄卖佣密挤民蠹末香纳贡偏絶颇辞前军趫才钦承清暇忍泪肉冻山衣韶秀失官説论四季所央素衣白马贪耍叹惋调笑婉词晩漏伪蚕纤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