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猿人”的通稱。
“北京人”一詞包含雙重含義,需分兩個層面解釋:
發現與命名
北京人化石于1921年在周口店龍骨山首次發現,1929年裴文中發現首個完整頭蓋骨化石,科學命名為“北京直立人”(Homo erectus pekinensis)。
生存年代與特征
2009年測年法顯示其生存于68-78萬年前。頭骨前額低平、眉骨粗大、顴骨突出,腦容量約1000-1200毫升,身高約157厘米,能直立行走。
生活與文化
使用打制石器,以狩獵采集為生,掌握用火技術(遺址發現灰燼層及燒骨),群居生活。周口店遺址出土近10萬件石器和40多個個體化石,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産。
指居住或生活在北京的人群,包含兩類:
《北京人》這個詞是指居住在中國首都北京的人。北京作為中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吸引了大量的人口聚居于此,因此稱這些居民為“北京人”。
《北京人》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人”,它是漢字中的一個基本部首,表示與人有關的事物。它的筆畫數為2。
“北京人”一詞最早出現在古代詩詞中,指的是居住在北京地區的人。隨着時間的推移,這個詞逐漸演變成特指居住在北京市的人。
《北京人》這個詞在繁體中文中的寫法為「北京人」。
古代漢字中的《北京人》這個詞的寫法與現代漢字寫法相似,沒有太大差異。
他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北京人,對于北京的曆史和文化非常了解。
1. 北京市:指中國的首都北京市。
2. 北京話:指北京地區使用的語言,也被稱為“北京官話”。
3. 北京烤鴨:指北京特色的烹饪方法,以北京出産的鴨子制作的烤鴨。
在這個語境下,近義詞有“京城人”和“首都人”。
在這個語境下,反義詞可以是其他城市或地區的居民的稱謂,例如“上海人”或“廣州人”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