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豪放不羁。《南史·王思遠傳》:“ 明帝 從祖弟 季敞 性甚豪縱,使詣 思遠 ,令見禮度。” 宋 秦觀 《徐君主簿行狀》:“參軍磊落豪縱,不耐細務。”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狐夢》:“餘友 畢怡庵 ,倜儻不羣,豪縱自喜。” 章士钊 《黃花崗之役·趙伯先事略》:“愚性和易,而 伯先 豪縱,情反而愛至,有莫之為而為者,此為愚交 伯先 之始。”
(2).驕橫跋扈。《新唐書·劉仁軌傳》:“部人折衝都尉 魯寧 者,豪縱很法,縣莫敢屈。 仁軌 約不再犯,而 寧 暴橫自如, 仁軌 榜殺之。” 宋 蘇洵 《上韓樞密書》:“好名則多樹私恩,懼謗則執法不堅,是以天下之兵豪縱至此而莫之或制也。”《紅樓夢》第十三回:“家人豪縱,有臉者不能服鈐束,無臉者不能上進。”
(3).指跋扈而不守法紀的人。 宋 曾鞏 《洪州新建縣廳壁記》:“ 黃巽 公權 來,為其令,抑豪縱,惠下窮,守正循理,而得濟其志者也。”
“豪縱”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三層含義,結合不同語境及權威來源解釋如下:
指性格或行為不拘小節、灑脫奔放,常形容文人或豪傑的豁達氣度。例如:
含貶義,指行事專橫、目中無人。例如:
代稱肆意妄為的群體。例如:
該詞在不同語境下褒貶不一,既可褒揚灑脫個性(如李白詩風),也可批判越軌行為(如權貴欺壓)。使用時需結合具體描述對象判斷情感色彩。
《豪縱》是一個中文詞語,意為勇敢豪爽地行動,大膽縱橫地展現自己的才能和個性。
《豪縱》可以拆分為兩個部首,分别為豕和馬。它的總筆畫數為13。
《豪縱》的來源比較簡單,它是由一個形容詞“豪”和一個動詞“縱”組成的。形容詞“豪”表達了勇敢、豪爽的含義,而動詞“縱”則表示放任、放開。兩個詞組合在一起,形成了新的詞語《豪縱》。
《豪縱》的繁體字為「豪縱」。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在有所不同。《豪縱》的古漢字寫法為「豪縱」,與繁體字相同。
1. 他不懼困難,豪縱一切機會來追求自己的夢想。
2. 這位企業家豪縱自己的商業才能,成功打造了一個大帝國。
1. 豪勇:形容非常勇敢。
2. 縱橫:表示不受拘束地自由奔放。
1. 豪放:形容心胸開闊,行為放肆。
2. 勇猛:形容非常勇敢和有力。
1. 膽小:表示害怕和不敢冒險。
2. 羞怯:表示害羞、膽怯和不敢表現自己。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