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不容松的意思、刻不容松的詳細解釋
刻不容松的解釋
片刻也不能松懈。 清 林則徐 《體察洋面堵截情形折》:“惟現在夷躉既經移動,自須到處跟蹤,即使該躉船駛出 老萬山 ,猶恐内海匪船,潛赴外洋勾結,是杜絶售私之勁,實屬刻不容鬆。”
詞語分解
- 刻的解釋 刻 è 雕,用刀子挖:刻本(雕版印成的書本)。刻石。刻字。刻闆。刻舟求劍。 古代用漏壺記時,一晝夜共一百刻。今用鐘表計時,一刻等于十五分鐘:五點一刻。 時間:此刻。即刻。頃刻(極短時間)。時刻。刻不容
- 松的解釋 松 (②松④鬆) ō 種子植物的一屬,一般為常綠喬木,脂可提取松香或松節油等。種子可榨油和食用:松針。松脂。松香。松子。 稀散,不緊密,不靠攏,與“緊”相對:捆得太松。土質松軟。蓬松。寬松。疏松。松懈
網絡擴展解釋
“刻不容松”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進行解釋:
一、基本解釋
該成語意為“片刻也不能松懈”,強調形勢緊迫或任務緊急,必須立即行動、不得拖延。其拼音為kè bù róng sōng,注音為ㄎㄜˋ ㄅㄨˋ ㄖㄨㄥˊ ㄙㄨㄥ。
二、出處與典故
最早出自清代林則徐的《體察洋面堵截情形折》,原文提到:“猶恐内海匪船,潛赴外洋勾結,是杜絕售私之勁,實屬刻不容松。”。此句描述了當時應對走私活動的緊迫性。
三、用法與結構
- 語法功能:作謂語、定語、賓語,多用于描述緊急事務。
- 成語結構:緊縮式,屬于中性成語。
- 使用場景:常見于督促行動或強調任務緊急的語境,例如工作彙報、危機處理等。
四、近義詞與反義詞
- 近義詞:刻不容緩、迫在眉睫
- 反義詞:放任自流、拖泥帶水
五、例句參考
- 現代語境:
“項目截止日期臨近,團隊的工作刻不容松,必須加快進度。”
- 曆史引用:
“猶恐内海匪船潛赴外洋勾結,是杜絕售私之勁,實屬刻不容松。”
如需更完整的典故分析或擴展用法,可參考林則徐相關文獻或成語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刻不容松
“刻不容松”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時間非常緊迫,不能稍有松懈。它由四個漢字組成,包括“刻”、“不”、“容”和“松”。
下面是這個成語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 刻(刂、㇒):表示刀/刃。
- 不(一、丿):表示不/無。
- 容(⺮):表示竹子。
- 松(木、㇐):表示樹木/木材。
這個成語的來源非常有趣。它最早見于《紅樓夢》第一百七十九回:“寶玉又聽煙村寒笑刻不容松之句,問道何解。”意為雪村寒笑着告訴寶玉這句詩的解釋。
在繁體字中,這個成語的寫法保持不變,仍然是“刻不容松”。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不過,對于“刻不容松”這個成語來說,它的古代寫法與現代寫法相同,沒有變化。
以下是一些例句,用來更好地理解這個成語:
- 這個項目進度非常緊迫,我們必須刻不容松地完成。
- 老師交給的作業很多,我們要刻不容松地去完成。
下面是一些與“刻不容松”相關的詞語:
組詞:
- 刻苦:指十分努力。
- 不容:表示不能容忍。
- 松懈:指放松下來。
近義詞:
- 緊要關頭:表示關鍵時刻。
- 臨危受命:表示在危險的時候接受使命。
- 不可輕忽:表示不能被輕視。
反義詞:
- 從容不迫:表示處事泰然自若。
- 松散散漫:表示工作不嚴謹。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