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别之語。猶好走。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六:“生辭,夫人及 聰 皆曰:‘好行。’”
動詞短語:喜好出行或遠行
《詩經·小雅》有“駕言出遊,以寫我憂”,後衍生出“好行”表達主動出遊的意願。古漢語中常見于文人遊記,如清代沈複《浮生六記》載“餘性好行,每至山水佳處,辄流連忘返”。
來源:《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形容詞:道路平坦易行
“此路新修,甚是好行”(《水浒傳》第二十三回),指道路平整。現代用法如“山路崎岖不好行”。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古漢語中多作動詞短語(好 hào 行),現代漢語擴展至形容詞用法(好 hǎo 行),且後者更常見于口語。
收錄“好行”雙重釋義,引《史記·貨殖列傳》“好行其德”佐證“好 hào”的主動性特征。
明确标注讀音差異及語境,強調“好 hǎo 行”用于道路評估時的口語化傾向。
結語
“好行”一詞兼具行為偏好與客觀描述的雙重含義,需結合讀音與語境理解。其演變體現了漢語從單音節詞向複合詞發展的特征,是研究古今語義變遷的典型例證。
“好行”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主要解釋,需根據發音和用法區分:
送别用語(hǎo xíng)
這是最常見的含義,出自金代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等古典文獻,表示告别時的客套話,相當于“慢走”“一路順風”。例如:“生辭,夫人及聰皆曰:‘好行。’”(、4、5、10)。
動詞短語(hào xíng)
當“好”讀第四聲時,意為“喜歡做某事”,與其他詞語搭配使用,如:
使用注意:
安流悲忿碧瑩瑩不徹頭觇偵城裡陳橋兵變垂榮吹彈得破頂債惡道耳聾方根防震燔魚剸蛇改弦轍搆媒歸究桂條鼓騰騰鶴頂宦遊子将計就計奬厲繳進角刃交午柱祭禮金爐雞纖畿嶽痀瘘連班榴花麗玄亂國妙賞命世之才能上能下盤踅培塿批捍鉗劫千歲清灑契書鳅海曲突日夜韶齡深瞑濕氣士卒熟料説白道緑統攬溫石吳楚相喚仙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