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熟料的意思、熟料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熟料的解釋

[chamotte] 加工過的原料,特指用高溫煅燒的粘土

詳細解釋

經過加工的原料,特指高溫煅燒過的粘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熟料是建築材料工業中的重要原料,指經高溫煅燒後形成具有穩定礦物組成的無機非金屬材料。《現代漢語詞典》将其定義為"經過煅燒或熔融處理的原料",《辭海》補充說明其特性為"在高溫下完成物理化學反應,形成矽酸鹽礦物為主的燒結産物"。

在水泥制造領域,熟料特指水泥熟料,主要成分為矽酸三鈣($C_3S$)、矽酸二鈣($C_2S$)、鋁酸三鈣($C_3A$)和鐵鋁酸四鈣($C_4AF$)四種礦物相。其生産工藝包含生料制備、高溫煅燒和急冷處理三個階段,煅燒溫度通常達到1450℃(來源:《中國建築材料工業術語标準》)。

根據《無機非金屬材料工藝學》,熟料可分為:

  1. 矽酸鹽熟料:用于普通水泥生産
  2. 鋁酸鹽熟料:用于特種水泥制備
  3. 硫鋁酸鹽熟料:具備早強特性
  4. 鎂質熟料:應用于耐火材料領域

相關專業術語包含遊離氧化鈣(f-CaO)、率值(KH、SM、IM)等質量控制指标(來源:《水泥工藝技術規範》)。熟料的礦物組成直接影響水泥的凝結時間、水化熱和後期強度發展,其質量檢測需符合GB/T 21372-2008《矽酸鹽水泥熟料》國家标準。

網絡擴展解釋

“熟料”是指經過高溫煅燒等工藝處理的原材料,主要應用于矽酸鹽工業(如水泥、陶瓷)和冶金領域。以下是詳細解釋:

1.定義與基本特性

熟料是通過對生料(如黏土、石灰石、鐵礦石等)進行粉碎、混合後,再經高溫煅燒形成的熔塊或粉狀材料。其核心特性包括:

2.分類與常見類型

根據用途和行業,熟料主要分為兩類:

3.應用領域

4.生産工藝

典型流程包括:

  1. 原料粉碎與混合:将黏土、礦石等生料研磨成粉;
  2. 高溫煅燒:在窯爐中加熱至1200-1450℃,形成熔塊;
  3. 冷卻與粉碎:煅燒後的熔塊經冷卻、破碎成顆粒或粉末。

5.補充說明

生料與熟料的區别在于是否經過高溫處理。生料為未煅燒的原始材料,而熟料通過煅燒具備更高穩定性和功能性。

如需進一步了解水泥熟料的具體成分或生産案例,可參考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變例編修筆帽[兒]波羅塞戲钹子不拘小節暢惬詞窮詞紙丹海蹈襲前人兜籠方畿扶奬槁積狗惡酒酸故曆酼鷄漢貳含華酣酺何樹和甜回軒呼朋引類郊寒蹐地局天金策金閨玉堂記賬跼顧克定啃聲阃臣連絡密蘇裡河内務凝乳藕斷絲連旁推疲愞牆柳樵頭曲池渠酋瑞慶節濡需森嚴壁壘扇火止沸設計獅蟲虱官水醮梳籠銅鲸推定文恬武嬉巷術憲矩下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