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鶴的頭頂。色紅。 唐 顧況 《蕭寺偃松》詩:“輕響入龜目,片陰栖鶴頂。” 唐 韓偓 《紅芭蕉賦》:“鶴頂盡侔,鷄冠詎拟?蘭受露以殊忝,楓經霜而莫比。”
(2).指荔枝佳品鶴頂紅。 宋 張元幹 《訴衷情》詞:“星球何在,鶴頂長丹,誰寄南風。”參見“ 鶴頂紅 ”。
(3).指鶴頂梅。 清 吳偉業 《望江南》詞:“梅豆漸黃探鶴頂,芡盤初軟剝雞頭。” 楊學沆 注:“鶴頂,《羣芳譜》:鶴頂梅實大而紅。”
(4).鶴頂鳥的頭蓋骨。加工後可作飾物。 明 費信 《星槎勝覽·舊港》:“﹝地産﹞黃蠟并鶴頂之類。”參見“ 鶴頂鳥 ”。
(5). 清 朝大官的頂戴。亦借指将吏。 清 黃遵憲 《悲平壤》詩:“翠翎鶴頂城頭堕,一将倉皇馬革裹。”
“鶴頂”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需結合不同語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解釋:
鶴的頭頂
指丹頂鶴等鶴類頭頂的紅色部分,常被用于文學比喻。例如唐代顧況《蕭寺偃松》中“片陰栖鶴頂”即描述此特征。
荔枝品種“鶴頂紅”
特指荔枝中的上品,因果實顔色鮮紅似鶴頂得名。宋代張元幹《訴衷情》詞中“鶴頂長丹”即指此物。
鶴頂梅
一種梅花品種,因花色紅豔得名。清代吳偉業《望江南》詞中“梅豆漸黃探鶴頂”即描述此花。
鶴頂鳥頭蓋骨飾品
古代将鶴頂鳥(盔犀鳥)的頭骨加工為工藝品,明代《星槎勝覽》記載其作為貿易品。
清朝官員頂戴
代指清代官員的冠飾,象征身份等級。此用法多見于文獻中對官吏的借喻。
其他含義:在中醫中,“鶴頂”為經外奇穴,位于膝蓋髌骨上緣凹陷處,主治膝關節疾病(來源《醫學綱目》)。
以上解釋綜合了文學、植物學、工藝史及醫學等領域的用法,需根據具體語境判斷詞義。
《鶴頂》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鶴的頂部”,即鶴鳥頭部上面的頂冠部分。
《鶴頂》的部首是“鳥”,拆分後的部首和筆畫數分别為:
鳥(部首)+ 9(總筆畫數)
《鶴頂》一詞來源于古代文獻,在古代文化中被廣泛用于形容鶴鳥的頭部特征。
《鶴頂》的繁體字為“鶴頂”。
在古代漢字書法中,寫作《鶴頂》,筆畫相同,隻是字形有些變化,體現了古代漢字的演變和發展。
1. 鶴冠如酒樽,頭撇鸢尾流蘇,眼視合鹿項而團瞳,舉頸含湖泊而昭恍,赫然鬣支笳集,為我聖寵,此非鹿之所愛,非魚之所宜,非玄之所附,非真之所騷,非曼之渴慕,亦非僚之所歡娛。而鶴頂者獨得,鶴頂者獨得。(出自馬維《黔中山川勝覽》)
2. 他頭上戴着一頂鶴頂帽,整個人看上去非常有氣質。
鶴頂帽、鶴頂紅、鶴頂蘭、鶴頂榕
丹頂鶴、白頂鶴、鳳冠鶴
不適用。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