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書成人老。語出 唐 劉知幾 《史通·忤時》:“每欲記一事載一言,皆閣筆相視,含毫不斷。故頭白可期,而汗青無日。” 明 張居正 《纂修事宜疏》:“庶人有定守,事易考成,在各官可免汗青頭白之譏,而臣等亦得以逭曠職素飱之咎矣。”
“汗青頭白”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指書寫完成時,人已年老,形容著述耗時長久、耗費心血。該成語通過“汗青”(古代竹簡制作工序,代指成書)與“頭白”(頭發變白)的對比,強調創作過程的艱辛與時間跨度。
二、出處與典故
源自唐代史學家劉知幾的《史通·忤時》:“每欲記一事載一言,皆閣筆相視,含毫不斷。故頭白可期,而汗青無日。” 原句表達史書編纂的拖延與艱難,後濃縮為成語。
三、用法與引申義
四、例句參考
明代張居正曾用此詞自述編修典籍的艱辛:“庶人有定守,事易考成,在各官可免汗青頭白之譏。” 現代亦見詩句:“汗青頭白休相笑,曾讀人間未見書。”
五、相關成語
與“皓首窮經”“韋編三絕”等成語類似,均強調治學的持久專注。區别在于“汗青頭白”更側重成書與衰老的時間關聯性。
《汗青頭白》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人已經年老,經曆了許多年月,頭發變得白了。它用來形容一個人經曆了相當長的時光,已經老去,也可以用來形容某個事物已經存在了很久。
《汗青頭白》這個詞的部首是“汗”,拼音為hán,其總筆畫數為3。
《汗青頭白》這個成語最早出自明代文學家尤袤的《世訓》:“本以學志為第一要件,而吾未嘗失其中,至于歲月亨通,汗青可知矣。”在這裡,汗青的意思是年歲、時光。
繁體字的寫法為「汗青頭白」。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白」字的寫法略有不同。它由「白」和「日」組成,表示白天。在這種寫法中,「白」字的下面有一橫,代表陽光照射在地面上。
1. 他已經曆了無數次戰争,如今的他汗青頭白,卻仍然精神矍铄。
2. 這座建築已有百年的曆史,在它的面前,我們感到了濃濃的汗青頭白氣息。
1. 汗出如雨:形容非常熱,汗水大量流出。
2. 汗漫乾坤:形容非常熱,汗水遍布天地之間。
3. 青史留名:指通過自己的傑出事迹或成就在曆史上留下名字。
1. 曆史悠久:指事物存在的時間長,經曆了很多年月。
2. 年深月久:形容時間長久,年代久遠。
3. 古老悠久:指某事物由來已久,經曆了很長時間。
1. 新生代:指新一代的人或事物。
2. 初生牛犢不怕虎:指剛開始的人或事物沒有經驗,不知道害怕或害羞。
3. 賽過顔眉一百層:形容年輕人有很高的自信心,不怕競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