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冠石的意思、冠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冠石的解釋

(1).以三石為足而矗立于地的大石。古人認為是将有天子興于民間的一種祥瑞。《漢書·劉向傳》:“物盛必有非常之變先見,為其人微象。 孝昭帝 時,冠石立於 泰山 ,仆柳起於 上林 。而 孝宣帝 即位。” 顔師古 注引 臣瓒 曰:“冠山下有石自立,三石為足,一石在上,故曰冠石也。”《三國志·魏志·公孫度傳》:“時 襄平延裡 社生大石,長丈餘,下有三小石為之足。或謂 度 曰:‘此 漢宣帝 冠石之祥。’”參閱《漢書·眭弘傳》

(2).山名。今名 聰山 ,在 山東省 費縣 西北。《漢書·地理志上》:“ 冠石山 , 治水 所出。”《清史稿·地理志八》:“﹝ 沂州府 費縣 ﹞西北: 聰山 , 浚水 出。即《地理志》‘ 南武陽 冠石山 治水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冠石”一詞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判斷:

  1. 祥瑞之石
    指以三塊石頭為底座、矗立于地面的大石,古人視其為預示将有天子從民間興起的祥瑞。這一說法源自《漢書·劉向傳》中的記載:“冠石立於泰山,仆柳起於上林”,顔師古注引文獻解釋其象征意義()。

  2. 山名
    即今山東省費縣西北的“聰山”,曆史上曾被稱為冠石()。

  3. 現代引申用法
    另有資料提到“冠石”作為成語,表示“在某一領域極為卓越的人”,發音為guàn shí,但此用法較少見,且與其他來源存在差異,可能屬于引申或特定語境下的比喻()。


曆史背景補充:漢代文獻中,冠石與自然異象關聯,被賦予政治預言性質,例如《漢書》記載其出現與漢宣帝即位相關,反映了古人“天人感應”的思想。

網絡擴展解釋二

冠石:意思和來源

冠石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意思是“蓋在石頭上面的物體”。冠石這個詞源于古代的建築領域,常用來指代宮殿、廟宇或墓地内的石雕、石碑等裝飾性石制品,它們常常作為建築物的冠飾或裝飾雕塑。

冠石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冠石的“冠”字是由冖作為上面的部首,冠字的總筆畫數為9;而“石”字則是由石作為左邊的部首,總共有石字的總筆畫數為5。

冠石的繁體字

冠石的繁體字為「冠石」,與簡體字寫法相同。

古時候冠石的漢字寫法

據史書中的記載,古代的冠石漢字寫作「冠埃」。這種寫法中,“埃”字是指塵土、灰塵的意思,因而冠石當時更強調冠飾石上的塵土。

冠石的例句

1. 在古代宮殿的頂部,我們常常可以看到華麗的冠石。

2. 這座古墓上刻着一塊精美的冠石,展示了當時的建築工藝水平。

3. 這個廟宇内的冠石是當地文化的重要象征。

冠石的組詞

1. 冠帶石:指寶石上面的裝飾帶。

2. 石冠:指安放在石頭上方的飾物或雕塑。

冠石的近義詞

1. 石刻:指在石頭上雕刻出來的藝術品。

2. 石碑:指立在地面上的石制碑文或紀念碑。

冠石的反義詞

破石:指被打碎、破裂的石塊。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