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散牧的意思、散牧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散牧的解釋

放牧。 元 邵亨貞 《蘭陵王·王彥強以暮春有懷吳中故居之作見示次韻答之》詞:“羈懷未易觸,斜日平原散牧。”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散牧”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基本含義為放牧牲畜,讓它們在草原或其他適宜區域自由活動。以下是詳細解釋:

  1. 詞義構成

    • “散”指分散、自由的狀态,“牧”指放養牲畜的行為。組合後強調牲畜在放牧過程中不受嚴格約束。
  2. 使用場景

    • 多用于描述傳統畜牧業中牲畜自然放養的方式,例如元代邵亨貞的詞作《蘭陵王》中曾寫道:“斜日平原散牧”,描繪了夕陽下牲畜在平原散養的畫面。
  3. 延伸特點

    • 與集中圈養不同,“散牧”更注重牲畜的活動自由,常見于草原或開闊地帶,具有生态和諧的意象。
  4. 字義分解

    • “散”讀作sàn時,有“分散、排遣”之意;讀sǎn時表示松散、零碎。“牧”指放養或治理牲畜,也可引申為古代官職(如“州牧”)。

總結來看,“散牧”既是一個具體的行為動詞,也承載着傳統文化中對自然放牧方式的詩意表達。

網絡擴展解釋二

散牧

散牧是一個漢語詞彙,由兩個字組成。散的拆分部首是攴(捺)和木,總共有12畫。牧的拆分部首是牛,總共有8畫。

散牧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農耕社會。在古代,人們常常将牲畜放養在野外的草地上,以便它們可以自由活動和覓食。這種讓牲畜在野外放養的行為就被稱為散牧。

在繁體字中,散牧的寫法保持不變。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散的古代寫法為散(散+大),牧的古代寫法為木(木+牛)。

以下是散牧的例句:

1. 這些牧民常常帶着牛羊散牧在山野間。

2. 農曆的七月是散牧的好時節。

散牧的組詞有:散步、牧場、散漫等。

與散牧近義的詞語有:放牧、遊牧、放養。

與散牧反義的詞語有:圈養、固定飼養。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