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科舉考試中數人同時及第。《新唐書·歐陽詹傳》:“舉進士,與 韓愈 、 李觀 、 李絳 、 崔羣 、 王涯 、 馮宿 、 庾承宣 聯第,皆天下選,時稱‘龍虎榜’。”
(2).指在各級考試中接連及第。 清 侯方域 《太常公家傳》:“能前知二子皆列卿,然長者聯第,次者當後十年。”
“聯第”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種解釋:
數人同時及第
指在科舉考試中多人同時考中進士。例如,《新唐書·歐陽詹傳》記載,歐陽詹與韓愈、李觀等人在同一次考試中聯第,被稱為“龍虎榜”。
連續及第
指在鄉試、會試、殿試等不同層級的科舉考試中接連考中。如清代侯方域《太常公家傳》中提到“聯第”指兩兄弟先後考中進士,但相隔十年。
多用于曆史文獻或古典文學中,描述科舉考試相關的情景,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古籍原文或科舉制度背景,可參考(滬江詞典)及(天奇教育)的詳細釋義。
《聯第》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聯繫取得成功”的意思。
《聯第》這個詞的主要部首是“缶”,總共有5個筆畫。
《聯第》是古代漢語詞彙的一個詞,來源于《詩經·邶風·東門之池》中的一句詩:“有絲雲者,其色青青。有馮茅者,其果離離。彼其之子,聯坼我仕。”在古文中,“坼”字的意思是相聯合拆開,後來為了避免通假和誤讀,就取了“坼”的初聲作為聯第的音近字。
在繁體字中,聯第的寫法是「聯第」。
在古代漢字中,寫作聯第的寫法是「聯第」,其中“聯”的字形比現代稍微有些不同,字尾上有一個小豎;而“第”的字形也略有不同,字頭部分像是一個立起的人。
請你和團隊成員聯第溝通,共同完成這個項目。
聯絡、聯繫、團結、聯盟
協作、合作、協調、同盟
切割、分離、疏遠、獨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