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科举考试中数人同时及第。《新唐书·欧阳詹传》:“举进士,与 韩愈 、 李观 、 李絳 、 崔羣 、 王涯 、 冯宿 、 庾承宣 联第,皆天下选,时称‘龙虎榜’。”
(2).指在各级考试中接连及第。 清 侯方域 《太常公家传》:“能前知二子皆列卿,然长者联第,次者当后十年。”
“联第”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包含以下两种解释:
数人同时及第
指在科举考试中多人同时考中进士。例如,《新唐书·欧阳詹传》记载,欧阳詹与韩愈、李观等人在同一次考试中联第,被称为“龙虎榜”。
连续及第
指在乡试、会试、殿试等不同层级的科举考试中接连考中。如清代侯方域《太常公家传》中提到“联第”指两兄弟先后考中进士,但相隔十年。
多用于历史文献或古典文学中,描述科举考试相关的情景,现代汉语中已较少使用。
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古籍原文或科举制度背景,可参考(沪江词典)及(天奇教育)的详细释义。
《联第》是一个汉字词语,它的意思是“联系取得成功”的意思。
《联第》这个词的主要部首是“缶”,总共有5个笔画。
《联第》是古代汉语词汇的一个词,来源于《诗经·邶风·东门之池》中的一句诗:“有丝云者,其色青青。有冯茅者,其果离离。彼其之子,联坼我仕。”在古文中,“坼”字的意思是相联合拆开,后来为了避免通假和误读,就取了“坼”的初声作为联第的音近字。
在繁体字中,联第的写法是「聯第」。
在古代汉字中,写作联第的写法是「聯第」,其中“联”的字形比现代稍微有些不同,字尾上有一个小竖;而“第”的字形也略有不同,字头部分像是一个立起的人。
请你和团队成员联第沟通,共同完成这个项目。
联络、联系、团结、联盟
协作、合作、协调、同盟
切割、分离、疏远、独立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