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勳的意思、勒勳的詳細解釋
勒勳的解釋
記載功勳。《後漢書·班超梁慬傳論》:“享受爵位,薦功祖廟,勒勳於後,亦一時之志士也。”
詞語分解
- 勒的解釋 勒 è 套在牲畜上帶帽子的籠頭:馬勒。 收住缰繩不使前進:懸崖勒馬。 強制:勒令。勒索。 統率:勒兵。 雕刻:勒石。勒碑。勒銘。 . 勒 ē 用繩子等捆住和套住,然後用力拉緊:勒緊。 方言,強
- 勳的解釋 勳 (勛) ū 特殊功勞:勳章。勳業(功勳和事業,如“不朽的勳勳”)。功勳。 筆畫數:; 部首:力; 筆順編號:
專業解析
"勒勳"是一個漢語複合詞,其含義需結合"勒"與"勳"二字的本義及引申義來理解。根據權威漢語辭書的解釋,其詳細釋義如下:
一、分字釋義
- 勒 (lè):
- 本義:《說文解字》釋為“馬頭絡銜也”,指套在馬頭上帶嚼子的籠頭。
- 核心引申義:刻、銘刻。由約束馬匹的動作引申出在堅硬物體上刻寫的動作。如“勒石”指在石上刻字,“勒碑”指刻碑文。
- 其他引申義:約束、強制(如“勒令”)、統率(如“勒兵”)。
- 勳 (xūn):
- 本義:《說文解字》釋為“能成王功也”,指大的功勞、功績。
- 核心義:功勳、功勞、功績。特指為國家、君主或重大事業所建立的卓越功績。如“功勳”、“勳業”、“元勳”。
二、複合詞“勒勳”釋義
将“勒”與“勳”的核心引申義結合,“勒勳”的整體含義為:
- 銘刻功勳:指将重大的功績、功勞镌刻在金石(如碑、鼎)或其他載體上,使其長久流傳,永志不忘。
- 記載功勳:通過書寫、銘刻的方式記錄下功勳事迹。
三、用法與語境
“勒勳”是一個書面語色彩濃厚的詞彙,常用于莊重、正式的語境中,特别是:
- 曆史記載與碑銘文獻:描述古代帝王或朝廷為表彰功臣,将其功績刻在石碑或鐘鼎上。例如:“朝廷為表彰其平定叛亂之功,特命勒勳于太廟之側。”
- 歌頌功績:在文章、詩詞中用以表達對卓越功勳的銘記與頌揚。例如:“将軍百戰定邊疆,青史勒勳萬古揚。”
- 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但在涉及曆史、文化、紀念性文字中仍可見到。
權威來源參考:
- 《漢語大詞典》 (上海辭書出版社):對“勒”和“勳”的本義、引申義及複合詞有詳盡收錄和解釋,是研究漢語詞彙的權威工具書。來源:上海辭書出版社官方出版物或授權數據庫(如:知網工具書庫)。
- 《辭源》 (商務印書館):着重探求詞語的古義和源流,對“勒”的“刻”義和“勳”的“大功”義有明确闡釋,是理解“勒勳”古典用法的關鍵參考。來源:商務印書館官方出版物或修訂本數據庫(如:商務印書館《辭源》線上版或合作平台)。
- 《古代漢語詞典》 (商務印書館):針對古代文獻中的詞彙進行釋義,對“勒”作“刻”解和“勳”作“功”解有清晰說明,有助于理解“勒勳”在古文中的運用。來源:商務印書館官方出版物。
網絡擴展解釋
“勒勳”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lè xūn,其核心含義為記載功勳。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 “勒” 在此處意為雕刻、镌刻(如“勒石”“勒碑”),引申為記錄;“勳” 即功勳、功績。組合後表示通過文字或碑刻形式将功勳記載下來,強調對功績的永久性留存。
2.文獻出處
- 該詞最早見于《後漢書·班超梁慬傳論》:“享受爵位,薦功祖廟,勒勳於後,亦一時之志士也。” 此句意為表彰有功之臣,将其功勳刻錄于後世。
3.使用場景
- 多用于古代文獻或曆史語境中,指通過碑文、史書等形式記錄功績。現代可用于形容對重大貢獻的表彰或紀念行為,屬于書面語詞彙。
4.其他解釋補充
- 部分現代資料(如)将其解釋為“授予勳章”,但此用法缺乏權威文獻支持,可能是基于字面的引申理解。
5.相關詞彙
該詞以“镌刻功勳”為核心,兼具曆史性與儀式感,常用于表彰性語境。需注意其古典用法與現代引申義的區分。
别人正在浏覽...
艾炷暗白百蠻敗室白晳蒼鷹蠶頭持綱褫缺川沚處法春味簇集撮借達德大年日點黛黩洩奉辭封縢拱北鬼親滾運鶴翎紅畫衣冠胡奴活着忽閃吉館九天使者考盤連稱靈渠賣劍買琴蔓生平擱起碼清嗽螓首蛾眉奇冤奇珍異玩拳儇如其不然三樂山炭水渰老鼠說的着唆擺唐肆檀妝通推亡恙危民文科現勢吸儲窸綽謝女解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