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恙的意思、亡恙的詳細解釋
亡恙的解釋
(1).沒有病痛。引申為安然存在。 漢 賈誼 《治安策》:“令此六七公者皆亡恙,當是時而陛下即天子位,能自安乎?” 明 焦竑 《焦氏筆乘·居第》:“京師貴人,牆皆某所築,數十年來,但見人物更換,牆固亡恙也。”
(2).問候語。猶言平安。
詞語分解
- 亡的解釋 亡 á 逃:逃亡。流亡。 失去:亡佚。亡羊補牢。 死:傷亡。死亡。 滅:滅亡。亡國奴。救亡。興亡。 滅殁卒興存 亡 ú 古同“無”,沒有。 滅殁卒興存 筆畫數:; 部首:亠; 筆順編號:
- 恙的解釋 恙 à 病:安然無恙。偶染微恙。别來無恙。 憂:“何恙不已”。 筆畫數:; 部首:心; 筆順編號:
專業解析
"亡恙"是古漢語複合詞,由"亡"(通"無")和"恙"(疾病、憂患)構成,主要包含三層含義:
一、基本釋義
指沒有疾病困擾的狀态,如《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載"天下者,高祖天下,父子相傳,此漢之約也,陛下何以得傳梁王!太後由此憎嬰。後朝,上議之,嬰引卮酒進上曰:'天下者,高祖天下,父子相傳,漢之約也,陛下何以得傳梁王!'太後怒。嬰亦薄其官,因病免,太後除嬰門籍,不得朝請。梁孝王朝,因昆弟燕飲。是時上未立太子,酒酣,從容言曰:'千秋之後傳梁王。'太後歡。嬰引卮酒進上曰:'天下者,高祖天下,父子相傳,此漢之約也,陛下何以得傳梁王!'太後由此憎嬰。嬰亦薄其官,因病免,太後除嬰門籍,不得朝請。"(來源:《漢語大詞典》)
二、引申含義
- 身體康健:《漢書·高帝紀》"歲竟,此兩家常折券棄責,高祖每酤留飲,酒雠數倍。及見怪,歲竟,此兩家常折券棄責"句注引應劭曰"恙,憂也。二家折棄券,不責之,蓋以此故,亡恙"
- 書信問候語:古代書信用作"願君亡恙"式祝福(來源:《古代漢語詞典》)
三、語法特征
作為謂詞性結構,可接對象補語。《戰國策·齊策四》載"齊王使使者問趙威後,書未發,威後問使者曰:'歲亦亡恙耶?民亦亡恙耶?王亦亡恙耶?'"(來源:《辭源》修訂本)
網絡擴展解釋
“亡恙”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略有差異,以下為綜合解釋:
1.發音與結構
- 發音:wáng yàng(注音:ㄨㄤˊ ㄧㄤˋ),部分網頁提到“恙”的讀音可能被誤标為“yāng”,但權威來源如滬江詞典和漢典均以“yàng”為準。
- 字形結構:“亡”為獨體字,“恙”為上下結構,本義與疾病相關。
2.基本含義
- 無病痛、安然存在:指未受疾病或災禍侵擾的狀态。如《治安策》中“令此六七公者皆亡恙”,意為“若這些諸侯王都安然無恙”。
- 問候語:古代用作問候平安的表述,類似“别來無恙”。
3.詳細解釋
- “亡”與“恙”的關聯:
- “亡”通“無”(據部分語境),表否定;“恙”指疾病或災禍(如“恙蟲”即病原體)。
- 合起來即“無災無病”,後引申為事物安然存在,如明代焦竑描述城牆“亡恙”即完好如初。
4.用法示例
- 文學引用:多見于古文,如賈誼、焦竑的作品。
- 現代語境:較少單獨使用“亡恙”,更多以“無恙”表達類似含義,如“安然無恙”。
5.注意事項
- 部分網頁(如)提到“因災禍喪失生命”的釋義,可能與“亡”單獨表“死亡”的義項混淆,需結合上下文判斷。
- 建議優先參考權威詞典(如滬江、漢典)的解釋。
如需進一步探究古文用例,可查閱《治安策》等文獻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白帝倉谄上欺下劖言讪語翠剡叨領大篆敦洽二更風味鈎矩古爾班通古特沙漠貴位旱象黃篾樓劃拳家蜂艱诘薦椎節義寖昌給視廐肥羁心曠懷鹍皮聯步理樂霖淖輪桷柰子撚神撚鬼年頭盤鴉樸椽且然起號輕嘴融液貫通三尺焦桐生磕擦蜃炭攝衣釋币師幹使民以時衰痿雙阙澍澤算定戃怳痛剿窮追統一體萬代頑頑晩晩無憂無慮無氈纖詭香燭遐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