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沒有病痛。引申為安然存在。 漢 賈誼 《治安策》:“令此六七公者皆亡恙,當是時而陛下即天子位,能自安乎?” 明 焦竑 《焦氏筆乘·居第》:“京師貴人,牆皆某所築,數十年來,但見人物更換,牆固亡恙也。”
(2).問候語。猶言平安。
“亡恙”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略有差異,以下為綜合解釋:
如需進一步探究古文用例,可查閱《治安策》等文獻原文。
亡恙是一個漢字詞語,它意指喪失亡失的禍患、不幸或危險。通常表示某種意外事件或災難導緻個人或社會遭受的損失和傷害。
亡恙可以拆分為兩個部首,亡和恙。其中,亡為左部首,恙為右部首。
亡部首的筆畫數為三,按照從上到下、從左到右的順序依次畫出;恙部首的筆畫數為九,先畫兩橫,再畫四豎,最後畫三橫。
亡恙的來源可追溯到古代漢語,其中“亡”字意為失去、逝去,表示一種缺失的狀态;而“恙”字意為疾病、傷害,表示一種不好的狀況。兩字組合在一起,表示一種喪失和不幸的危險。
在繁體字中,亡恙的寫法保持不變,依然為「亡恙」。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存在一些變化,其中亡恙的古代寫法有些不同。亡字有時寫作「亾」,恙字有時寫作「癢」。
亾與亡的形狀類似,隻是亾字多用于古籍翻譯中,而亡字則更為常見。
癢與恙的形狀相似,都有疾病的意味,但恙字更常用于表示不幸和危險。
1. 他因火災而遭受了巨大的亡恙。
2. 這場飓風給該地區帶來了巨大的亡恙。
3. 他在事故中蒙受了亡恙,但幸運的是沒有喪失生命。
亡恙可以與其他詞組成一些相關的詞語,如:
1. 亡國:失去國家或獨立地位。
2. 亡靈:指鬼魂、死者的靈魂。
3. 亡命:逃亡、逃跑。
亡恙的近義詞有:不幸、禍患、災難、困境。
亡恙的反義詞有:安泰、吉祥、幸福、順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