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了絕的意思、了絕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了絕的解釋

(1).佛教語。謂凡情滅盡。 唐 寒山 《詩》之二二七:“為心不了絶,妄想起如煙。” 元 無名氏 《度柳翠》第二折:“旦兒雲:‘如何得個了絶?’正末雲:‘凡情滅盡,自然本性圓明。’”

(2).了結;結束。 宋 蘇轼 《應诏論四事狀》:“諸處見欠蠶鹽和預買青苗錢物,元是冒名,無可催理……以此,積年未能了絶。” 元 關漢卿 《調風月》第二折:“﹝你﹞想不想在今日,都了絶爽利,休盡我精細。”

(3).指置人于死地。《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八:“更有一等狠毒的,偏要算計了絶,方才快活的。”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了絕”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不同解釋,以下為詳細分析:

1.佛教用語

2.了結、結束

3.置人于死地

補充說明

建議結合具體語境判斷詞義,古籍或文學作品中多涉及佛教義或極端結局,現代用法則偏向“徹底結束”。

網絡擴展解釋二

了絕

了絕是一個常見的詞彙,在漢語中有多種含義,并且在不同的語境中會有不同的解釋。

意思

了絕一詞最常見的意思是指終止、中斷或者斷絕某種關系或狀态。它可以用來形容一種情感的斷裂,也可以表示事物的結束或者不再存在。

拆分部首和筆畫

了絕一詞的拆分部首是了和絕,了的拼音是liao3、絕的拼音是jue2。了的部首是ㄥ,絕的部首是纟。

了的總筆畫數是2,絕的總筆畫數是7,根據這個信息可以幫助我們正确書寫和理解了絕一詞。

來源

了絕一詞的曆史悠久,最早出現在《詩經·齊風·青青子衿》中:“有子之繼,言維綮矣。”這裡的綮即為了絕,意味着終止或中斷。

繁體

了絕在繁體中的書寫形式是「了絶」。

古時候漢字寫法

了絕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與現代寫法略有不同。了的古字形為「丄」,絕的古字形為「絶」。

例句

1. 這段關系已經了絕了。

2. 這個計劃了絕了我們的希望。

3. 他們的友誼已經了絕,再也無法修複了。

組詞

了事、了解、了無新意、絕望、絕對、絕密

近義詞

中斷、斷絕、終止、終結

反義詞

連續、延續、繼續、保持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