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歐洲的意思、歐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歐洲的解釋

[Europe] 歐羅巴洲的簡稱。東半球西北部的一個洲,北邊是北冰洋(主要的細分部分是喀拉海、巴倫支海、白海);東邊是亞洲(有時把歐洲和亞洲當作一個大陸——歐亞大陸),以烏拉爾山脈和烏拉爾河為界;南邊是亞洲的伊朗和*********、黑海、地中海(主要的細分部分是愛琴海、愛奧尼亞海、亞得裡亞海、第勒尼安海、利古裡亞海);西邊是大西洋(主要的細分部分是比斯開灣、北海、挪威海)。面積1,040萬平方公裡(包括附屬島嶼),是僅大于大洋洲的世界第六大洲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歐洲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歐洲(漢語拼音:Ōuzhōu),作為漢語詞彙,其釋義與地理文化内涵如下:

一、漢語詞典釋義

  1. 基本定義

    指世界七大洲之一,位于東半球西北部。西臨大西洋,北瀕北冰洋,南隔地中海與非洲相望,東與亞洲相連(合稱“亞歐大陸”)。

    示例:《現代漢語詞典》釋義為“世界七大洲之一,位于歐亞大陸西部”。

  2. 詞源與演變

    “歐羅巴洲”的簡稱,源于拉丁語“Europa”。漢語中最早見于明清文獻,如利瑪窦《坤輿萬國全圖》音譯作“歐羅巴”。


二、地理與文化特征

  1. 自然地理

    面積約1016萬平方公裡,涵蓋從北極圈至地中海沿岸的多樣地貌,包括阿爾卑斯山脈、多瑙河流域等标志性地标。

  2. 政治經濟實體

    包含歐盟(27國)、英國、俄羅斯等50個主權國家,是全球經濟高度發達區域,以工業革命、文藝複興發源地著稱。

  3. 人文标識

    • 語言:印歐語系為主(英語、法語、德語等)
    • 宗教:基督教為傳統信仰主體
    • 文化遺産:古希臘哲學、羅馬法系、啟蒙思想等構成西方文明基石。

三、權威數據參考


參考資料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2. 周振鶴.《中西初識:明清之際的歐洲觀》. 中華書局, 2018.
  3.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世界地理百科全書》. 2020修訂版.
  4. 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世界人口展望2023》. 官方數據平台.

網絡擴展解釋

歐洲(歐羅巴洲)是位于東半球西北部的大陸,其名稱源于希臘神話人物“歐羅巴”,意為“日落之地”或“西方土地”。以下是綜合解釋:

一、地理特征

  1. 位置與邊界
    北臨北冰洋,西瀕大西洋,南接地中海與黑海,東以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裡海等與亞洲分界,形成亞歐大陸的西部主體。
    面積約1016萬平方公裡(世界第六大洲),平均海拔不足340米,平原占比達60%。

  2. 氣候與資源
    以溫帶海洋性氣候為主,森林覆蓋率較高,煤、鐵、石油等礦産資源豐富,沿海漁場廣闊。

二、人文與社會

  1. 人口與文化
    總人口約7億(占全球12%),密度約70人/平方公裡,99%為歐羅巴人種(白種人)。主要宗教包括天主教、基督教和東正教,多數國家為發達國家,人類發展指數居全球前列。

  2. 政治分區
    傳統分為北歐、西歐、中歐、南歐和東歐五個區域,冷戰時期曾以意識形态劃分為“東歐”與“西歐”。

三、名稱與曆史淵源
“歐洲”一詞最早源于腓尼基語“伊利布”,後經希臘神話演變,成為地理與文化概念。其範圍隨曆史多次調整,現以烏拉爾山脈等自然地理标志為東界。

參考資料:以上信息綜合自高權威性網頁,如需完整數據可查閱相關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百葉髻白玉石不振朝容寸晷風檐丹經燈籠錦獨侑耳纩方寸不亂改火趕鴨子上架廣見洽聞谷狗古胡故情黑绶昏敝漸漸家衆急激謹白浄街槌近路金鐘兒救急卷蓬忼直扣屎盔子礦政锟吾民祗魔爪難保南北和談倪煥之暖烘蓬阙偏施平交球台權時制宜儒相上海市十洲書詞書意湯點淘河鐵甲兵輪通腿外命夫忘懷萬壽聖節無量井無相無作香花庠校先施弦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