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罍觞的意思、罍觞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罍觞的解釋

泛指酒器。 唐 王昌齡 《何九于客舍集》詩:“罍觴且終宴,功業曾未了。”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罍觞”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用于描述酒器或酒宴場景,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含義


字源分解

  1. 罍(léi)
    青銅或陶制酒器,多用于盛放醇酒,形制莊重,常見于重要禮儀場合。
  2. 觞(shāng)
    泛指酒杯,特指祭祀時使用的酒具,後擴展為宴飲的代稱。

文學出處

唐代詩人王昌齡在《何九于客舍集》中寫道:“罍觞且終宴,功業曾未了”,此處以“罍觞”代指宴飲場景,表達未盡的事業與未盡興的宴席之間的對比。


用法與引申義


近義詞


如需進一步了解該詞的詳細用法或文學例證,可參考古籍或權威漢語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罍觞

罍觞是一個古代漢字詞語,源自于古代酒器的名稱,也表示與酒相關的宴會和慶祝活動。

拆分部首和筆畫

罍觞由兩個部首組成,其中“罍”包含罒部和田部,而“觞”則包含見部和角部。根據五筆輸入法的計算,罍由19個筆畫組成,觞由18個筆畫組成。

來源

罍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酒文化。在古代,罍和觞都是用來盛放酒的器具。罍是一種扁圓形的酒器,有時會用來表示舉辦盛大宴會和慶祝活動;而觞是古代宴會上常見的酒器,形狀類似于現代的杯子。隨着時間的推移,這兩個詞逐漸演變成了表示宴會和慶祝活動的象征,擴展了其含義。

繁體

在繁體字中,罍觞的寫法是略有不同的。罍的繁體字為,而觞的繁體字為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方式與現代有所差别。古時候漢字的寫法通常會更加草書化,筆畫較為簡練。對于罍觞來說,可能會出現一些變種,但整體上的形态仍然可以辨認出來。

例句

1. 今晚邀請您共享美食佳釀,舉杯共飲,共享罍觞之樂。

2. 在這個歡慶的日子裡,我們舉行了一場盛大的罍觞盛宴。

組詞

罍觞可以和其他詞語組合在一起,形成新的詞彙。例如:

1. 罍觞滿座:形容場面熱鬧、人滿為患的宴會。

2. 酒罍觞桂:意味着酒器、酒杯和詩詞的聯想,用來形容文人雅士的生活方式。

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酒宴、狂歡、宴會

反義詞:節制、禁酒、戒酒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