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銅制小球。《漢書·史丹傳》:“ 建昭 之間, 元帝 被疾,不親政事,留好音樂。或置鼙鼓殿下,天子自臨軒檻上,隤銅丸以擿鼓,聲中嚴鼓之節。後宮及左右習知音者莫能為。”後用為深谙音律,樂技極精之典。 宋 賀鑄 《浣溪沙》詞:“疊鼓新歌百樣嬌,銅丸玉腕促《雲謡》。”
(2).比喻清圓的詩句。 宋 孔平仲 《孔氏談苑·作詩貴圓熟》:“ 謝朓 雲:‘好詩圓美流轉如彈丸。’故 東坡 雲:‘中有清圓句,銅丸飛柘彈。’蓋詩貴圓熟也。”
“銅丸”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語,具體解釋需結合語境。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分析:
根據《漢書·史丹傳》記載,漢元帝曾用銅丸擊鼓,以測試音律節奏的準确性。這種銅制小球成為古代音律技藝的象征,隻有精通音律者才能精準操作。例如:“隤銅丸以擿鼓,聲中嚴鼓之節”(《漢書》)。
因銅丸擊鼓需要極高的音樂造詣,後世常以“銅丸”代指深谙音律之人或高超的樂技。宋代賀鑄詞中“銅丸玉腕促《雲謡》”即用此典。
宋代文人(如孔平仲)将其引申為形容詩句圓潤清雅,類似于“珠圓玉潤”的修辭效果。
部分資料提到“銅丸”作為成語表示“能力低下”(如),但此說法未見于權威古籍或主流詞典,可能與方言或現代誤用有關,建議結合具體文獻謹慎參考。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漢書》原文或宋代詩詞集等古典文獻。
《銅丸》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用銅制成的小球狀物體。
《銅丸》的拆分部首為金,筆畫數為14。
《銅丸》一詞來源于古代的制銅工藝。銅丸主要用于制作打磨工具或兵器配件。
《銅丸》的繁體字為「銅丸」。
在古代,「丸」常常寫作「㐆」,所以古時候的寫法為「銅㐆」。
1. 他手中拿着一個銅丸,仔細研磨着藝術品。
2. 銅丸在火中熔化,成為了銅液。
1. 銅制品
2. 銅管
3. 銅壺
4. 銅錢
5. 銅像
1. 鐵丸
2. 鋼丸
3. 鉛丸
1. 金丸
2. 銀丸
3. 石丸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