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granddad or grandma]∶對老人的尊稱
你老人家多大年紀了
(2) [parent]∶對人稱自己的或對方的父母
老人家都好嗎?
(1).對老年人的尊稱。《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甯》:“一頭撞去,被他閃過空;老人家用力猛了,撲地便倒。”《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一:“一個七十多歲的老人家,笑嘻嘻進來堂中,望見了 聞俊卿 ,先自歡喜。”《儒林外史》第二一回:“凡事勤慎些,休惹老人家着急。”
(2).老年人的自稱。《西湖二集·灑雪堂巧結良緣》:“況我年老,光陰有限,在我膝下,有得幾時?不如嫁與本處之人,可以朝朝夕夕相見,不消費我老人家懸念。”
(3).稱自己或别人的父母親。《清平山堂話本·快嘴李翠蓮記》:“後生家熬夜有精神,老人家熬了打盹睡。”《儒林外史》第十六回:“就算父親是長病,不得就好,我們也説不得料理尋房子搬去。隻管占着阿叔的,不但阿叔要催,就是我父母兩個老人家,住的也不安。” 蔣光慈 《弟兄夜話》:“我的母親呵!我豈是不願意來家看看你老人家?”
(4).對位尊者的敬稱。《金6*瓶6*梅詞話》第七回:“ 薛嫂 道:‘我來有一件親事,來對大官人説,管情中得你老人家意。’” 葉紫 《豐收》四:“天老爺呵,請你老人家可憐我們,降一點兒雨沫吧!”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老人家漢語 快速查詢。
“老人家”是漢語中常見的尊稱,其含義和使用場景可綜合為以下幾個方面:
對老年人的尊稱
指對年長者的禮貌稱呼,常用于日常交流或文學作品中,表達對長者的敬重。例如:“您老人家身體可好?”
特指有地位或經驗的年長者
在特定語境下,強調對方不僅年長且具備社會地位或豐富經驗,帶有崇拜色彩。如《儒林外史》中稱官員為“老人家”。
自稱或他稱父母
可用于稱呼自己或對方的父母,表達親切。例如:“我們家兩位老人家退休後喜歡旅遊。”
老年人的自稱
少數情況下,年長者會用“老人家”自稱,帶有自謙或調侃的意味。如《西湖二集》中老人自述:“不消費我老人家懸念。”
如需更深入的古籍例證(如《延安府》《清平山堂話本》),可參考、6、7的原文引用。
《老人家》是一個常見的稱謂,通常用來尊稱年紀較大的人,尤其是對父母或長輩的敬稱。它表示對長者的尊敬和關愛。
《老人家》的拆分部首是“⺆”和“人”,其中“⺆”是指“立切(立正)旁”,表示與站立相關的意思。它的總筆畫數是12畫。
《老人家》這個詞來源于漢語,起源于古代文化,代表着對年長者的尊重。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為「老人家」。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老人家》的古漢字寫法為「老人家」。
1. 他是一個非常和藹可親的老人家。
2. 每次回家都會去看望老人家。
老人、家人、老家、家庭、家人團聚
爺爺、奶奶、祖父、祖母、長者、長輩
年輕人、後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