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聳起肩膀,故示敬畏。 晉 葛洪 《抱樸子·名實》:“寧潔身以守滞,恥脅肩以苟合。”《北史·任城王雲傳》:“ 紇 脅肩而出。”《舊唐書·高宗紀下》:“忠良自是脅肩,姦佞於焉得志。”《新唐書·武平一傳》:“脅肩邸第之中,噤頤媪宦之側。”參見“ 脅肩諂笑 ”。
“脅肩”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有細微差别,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脅肩”原指聳起肩膀的動作,多用于形容故作敬畏或刻意逢迎的姿态。這一含義在多個古籍中均有體現,如《抱樸子·名實》提到“恥脅肩以苟合”,《舊唐書》中描述“忠良自是脅肩,姦佞於焉得志”。
谄媚逢迎
常與“谄笑”連用為“脅肩谄笑”,表示縮肩裝笑以讨好他人,帶有明顯貶義。例如《孟子·滕文公下》中“脅肩谄笑,病于夏畦”,《新唐書》也提到“脅肩邸第之中,噤頤媪宦之側”。
恐懼或緊張
在成語“脅肩累足”中,形容因害怕而縮肩并足,如《史記·吳王濞傳》記載“脅肩累足,猶懼不見釋”。
提到“脅肩”有“團結合作”之意,但此解釋僅出現于單一來源且權威性中等,可能與“并肩”混淆,建議以高權威來源(如、5、8)的釋義為準。
總結來看,“脅肩”核心含義是通過身體語言表現谄媚或畏懼,需結合語境判斷具體指向。
《脅肩》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被迫屈從、受到威脅。這個詞通常用來描述一個人在某種壓力下不敢或不願違抗他人的意願,感到無奈被迫。
《脅肩》的拆分部首為肉和⺝(xǐng),表示這個詞與人體相關。根據字典注解,它的總筆畫數為15畫。
《脅肩》一詞源于古代漢語,最早可追溯到《晏子春秋》一書,據稱這是一本記載晏子(春秋時期的政治家)言行的典籍。此後,《脅肩》逐漸被人們廣泛使用,成為現代漢語詞彙。
《脅肩》的繁體寫法為「脅肩」。
根據古代漢字字典記載,《脅肩》在古時的寫法為「脅膸」,那個時候的文字形狀與現代略有不同。
1. 他不得不脅肩聽從上級的指示。
2. 在那個權勢滔天的時代,人們隻能脅肩順從,否則将有生命危險。
1. 指脅:指使、迫使别人順從的手段。
2. 脅從:被迫去執行某人的意願。
3. 脅制:通過威脅或利益逼迫他人做某事。
1. 威逼:以暴力、權勢等手段迫使别人聽從自己的意願。
2. 強制:強迫執行、無法抗拒的規定或命令。
1. 自主:自己掌握決策權,不受他人幹擾。
2. 自由:沒有束縛、限制,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行動。
【别人正在浏覽】